我省7部抗战题材舞台艺术作品演出完美收官公益性演出19场观众达2万多人次

10.09.2015  06:58

    大型舞台剧《陈翰章》剧照

中国吉林网讯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时刻,我省由省委宣传部牵头,从8月15日-9月9日,在长春市各大剧院、剧场,全部公益性上演了7部抗战题材舞台艺术作品,省内优秀剧目吉剧《关东草》、话剧《密林中的孩子》、舞台剧《陈翰章》等一大批精彩纷呈的文艺作品逐一登场。演出场次共计19场,累计2万余观众,每场演出热情爆满,反响热烈,观众纷纷感叹节目精彩的同时,也在回顾和铭记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只有勿忘国耻,才能不让历史重演,大国雄风,需要每一位国人去觉醒,去创造。

7个剧目演出19场 观众达2万多人次

昨晚8点30分,随着由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负责编排导演的省内优秀话剧《天诫》在东方大剧院演出完毕,我省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筹划的7部抗战题材舞台艺术作品演出已全部完美收官。从8月15日到9月10日,这项演出活动足足持续了27天,参演的剧目多达7个,演出共计19场次。

演出艺术作品十分丰富,7个剧目分别是由长春演艺集团话剧院演出的儿童话剧《密林中的孩子》,敦化市群众文化馆的大型舞台剧《陈翰章》,吉林省弘艺人话剧团演出的话剧《寒春》,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演出的大型吉剧《关东草》,吉林省东北风文化传播公司演出的《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主题文艺晚会,长影乐团的《黄河颂——反法西斯经典电影主题交响音乐会》,以及吉林艺术学院的话剧《天诫》。

让观众喜出望外的是,所有演出全部为公益性,全省社区群众、环卫工人、劳动模范、学生教师等社会各界观众观看了演出,累计达到2万多人次。

演出单位像首演那样精心组织

这些剧目中,有的甚至已经演过了几十场,但是,演出单位仍然像首演那样精心组织,演员倾情出演。其中,首演儿童剧《密林中的孩子》于1994年首演,曾得过全国儿童剧展演二等奖。为了这次演出,长春演艺集团精心筛选后又重新排了一台,剧目重新进行了调整。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专场文艺演出则是为这次纪念活动而专门编排的剧目。因为需要的演员多达100多名,东北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演员不仅全员出演,连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也都派上了用场。因为演员多是80后、90后,对抗战的历史有些模糊。公司便组织演员学习这段历史,翻阅文字资料,观看影视视频,还专门去伪满皇宫博物院进行参观。

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编排的历史话剧《天诫》,创作过程更是艰辛。4年前,历经一年创排期,已颇有名气的《天诫》,十易其稿,采用极具本土特色的长春方言,将伪满时期的抗战背景,完全真实、贴近生活地融入到剧情中。该剧的编剧多次表示,《天诫》是部历史话剧,其主要意义则是“历史要与现实碰撞”,努力付出,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唤起民族的觉醒。

演员倾情出演 现场观众感动落泪

8月21日到23日,大型吉剧《关东草》在桃李梅大剧院连续演出三天,场场爆满。8月21日晚,从剧院里出来的观众袁先生表情凝重。“一直就喜欢看抗日的剧目,每次观看都陷入剧情中很长时间都拔不出来。”据袁先生讲,爷爷就是参加抗日在战场上牺牲的。“从小奶奶就总给我们讲爷爷打鬼子的事,从小就恨透了日本鬼子。

袁先生说,这些年,抗日剧基本是必看的。“但现在的孩子们,大多迷恋偶像剧,对这段历史大多是很糊模的。这系列的演出真的很好,我差不多每个剧目都看了,而且有一次还是全家人一起看的。

8月29日下午,《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专场文艺演出在东北风大剧场正式举行,现场配以悲怆的音效,大屏幕上播放着抗日战争的视频资料。炮火轰鸣,家园被毁,人民惨遭蹂躏。演员们的倾情演出,打动了观众,不少人都湿了眼眶。“现在的生活好了,人们往往会好了伤疤忘了疼。但是铭记历史,才能更懂珍惜。这些抗战题材舞台艺术作品演出,再一次给我们上了一课!

(记者 张添怡 实习生 潘文慧 尹王月/报道 赵毅亮/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