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时代来临 互联网催化中国消费新变局

13.07.2015  15:33

  据新华社7月11日电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接近40%。在互联网不断向各产业渗透的背景下,网络消费正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倍的增速,成为当前我国消费领域的最亮点。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网购人数已达3.6亿人,占人口比例近1/4,已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当前网络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已超过10%,与餐饮业占比相当。
    数据显示出一个新消费时代已经到来。手机里越装越多的购物软件、各大购物网站推陈出新的用户体验、每天穿行于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快速变化的网络消费扑面而来。
    “与过去排浪式、模仿式消费完全不同,网络平台加速了个性、互动消费方式的兴起。”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说。
    专家认为,当一国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时,大众消费就开始从模仿式、排浪式的消费进入到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阶段。“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这一变化在我国表现得更加明显。”赵萍说。
    这是变化的时代。新兴电商的勃勃兴起,给传统零售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据中国零售业网站联商网发布的报告,2014年国内主要零售企业(不含家居、电器)关闭201家门店,与2013年35家的关店数相比,激增474.29%,创历年之最。
    尽管网络消费速度激增,但表征消费水平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却始终在10%左右徘徊,并未呈现太多变化,热热闹闹的网购究竟对消费有多少拉动作用,是消费额的“左兜放右兜”,还是消费增量的重构?
    网络专家指出,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透明、去中心化、信息整合等特点,因此互联网消费一方面简化了传统消费的流通环节,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商家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问题,甚至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消费潜力的挖掘。
    “互联网本身并不能产生消费,只是促进流通和信息的对接,但正是这种对接,让拉动新消费成为可能。”苏云电商董事长张近东说。
    激增的网络消费中,有多少是对传统消费的替代,有多少是对新消费需求的创造?麦肯锡的一份报告认为,约有40%属于替代的消费,同时又有60%的网络消费属于新创造的消费。由于互联网的创新,带动了商品和服务的创新,会激发消费者新的消费需求。
    “由于互联网的产业渗透,标准化、流水线式的工业生产模式开始演变为个性化、定制式工业生产模式,使得未来的消费行为可以变得更加个性、多元,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私人订制的时代。”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汤敏认为。

(责任编辑:贾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