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稻花香里觅荣耀

20.01.2015  22:17

                                        ——舒兰大米的崛起之路(上)


  如何挖掘自己最有特色的地产资源,并将其转化为财富和发展动力,这是各个农业大县均孜孜以求的梦想。沿着这个思路,舒兰市紧紧抓住大米这一传统优势产业的主线,掀起了一场重铸舒兰大米荣耀的战役……



   警钟,拨开迷雾寻出路



  前几年,每到水稻收割的季节,舒兰境内各个稻田间的公路上便会出现让众多舒兰米企、水稻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耿耿于怀的一幕:挂着黑龙江牌照的收稻车辆“趾高气扬”地来回穿梭,收走了大部分优质稻米。而当地企业或合作社只能收到身边的一小部分稻子。每每说起这个事时,舒兰市朝阳镇合兴村合兴黑稻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奚凯军就感到十分不舒服:“太气人了!从基础服务到技术指导都是咱们做的,可到收获时,别人却摘了果!


  那么,舒兰大米的问题出在哪儿?舒兰大米的出路又在哪儿呢?


  舒兰市是世界上最适合稻米生长的地带之一,其东北部乡镇与黑龙江省五常市同用拉林河水系灌溉,且在上游,主要水稻种植品种有稻花香、吉特39、糯稻等,年产稻花香l5万吨左右;西部乡镇以优质的第二松花江水系灌溉为主,主要盛产超级稻、小町米等,年产优质大米20万吨左右。无论从水稻种植的地理条件讲,还是从米质上论,与一河之隔的黑龙江五常市相比,舒兰大米丝毫不逊。历史上,舒兰大米曾是皇室贡米。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文头的那种局面,呢?很简单,人家收价给得高。为什么人家敢出高价呢?因为人家牌子响、消费者认,同品质大米每斤的市场价在外地高出舒兰的好几倍:但长此下去,优质的舒兰大米富的是别人,伤的是本地米企、合作社的积极性,损害的是农民的长远利益。


  这种局面必须改变。这是舒兰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在谋划舒兰大米发展大计时的铿锵誓言。



   奋起,誊舒兰的觉醒



  痛定思痛后,伴随而来的是大彻大悟:没赶上第一班慢车,可绝不能错过已经到来的高速快车。


  这是一场艰苦的战役。为此,舒兰市制定了缜密的大米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方案和措施。他们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稻米经营领导小组办公室,重新组建了舒兰市大米协会,由分管副市长任会长:将舒兰大米的发展计划纳入到政府工作报告,成了政府的重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从政策、资金、人力等各个方面为舒兰大米基地建设、营销及原产地保护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开展国家级绿色优质水稻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水稻集约经营示范区建设活动,大力推广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建立舒兰大米安全检测制度,一项项措施有力且富有成效。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目前,舒兰市已将全境4.5万公顷水稻田全部改造成了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年产优质水稻40万吨左右,其中绿色水稻种植规模达到13万亩以上。舒兰市也被国务院确定为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市)之一、国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舒兰市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还通过美国和欧盟国际有机生态农业认证中心的认证。同时,一个以舒兰市为中心,向外辐射50公里范围,年均水稻产量210万吨的水稻核心产业圈;向外辐射150公里范围内,年均水稻产量580万吨的水稻大产业圈也正在形成。


  盂广多是舒兰大米协会副秘书长,也是舒兰市金星精制米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他的企业拥有有机水稻种植基地1460亩,年收购加工大米3万吨。加入了舒兰大米协会后,他们企业的有机大米价格比两年前翻了好几倍。他说,我这才明白抱团发展的好处了。


  2014年11月28日,在舒兰市平安镇建钧黏稻合作社,前来洽谈销售合作的福建信通公司经理兰梅说:“舒兰大米的名气正日渐提升。我们就是看中了它的品质和市场知名度,所以特意前来谈合作的。”而合作社理事长刘亚军则笑着说:“以前,我们到处找市场,现在市场开始找我们了。


  舒兰市粮食局局长魏连渡说,舒兰大米是我国最优质的大米之一。因此,我们舒兰市就是要充分依靠、挖掘舒兰大米这个瑰宝,发挥出它的最大效益,从而带动整个舒兰市农业的大发展,这也是舒兰市农业发展最健康、科学、便捷的荣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