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黑天鹅”惊魂两天

02.03.2015  16:39

  2月27日,江苏省公安厅发文称,该省公安系统所使用的海康威视监控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部分设备已被境外IP地址控制”。该文件曝光后,舆论大哗。有声音认为,作为全球最大的视频监控生产商,海康威视遭到“黑天鹅”事件袭击。

  2月28日,海康威视回应称“‘安全隐患’只是初始密码未改所致”,公司已“第一时间与江苏省公安厅沟通”。海康威视是面临一场生存危机?还是仅仅闹了一场乌龙?资本市场随后将给出答案。

  一份内部文件的外泄,引发了一起让人瞠目结舌的“黑天鹅”事件。

  当事双方是江苏省公安厅和上市公司海康威视。2月27日,江苏省公安厅发文称,该省公安系统所使用的海康威视监控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作为国内视频监控龙头企业,海康威视向全国多省市的公安部门提供产品和服务。借助安防产业的高度景气,过去9年间,海康威视业绩增加了20多倍。江苏省警方的文件曝光后,外界一度认为,产品安全性受到质疑的海康威视,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有券商甚至称,该事件影响“超乎想象”。

  最后的结果,却有些“打脸”。剧情在两天内就出现了大翻转。2月28日,海康威视回应称,江苏省公安厅所称的“安全隐患”,只不过是江苏省公安系统没有修改设备的初始密码。

  “过山车”剧情

  海康威视董秘办一位负责人称,江苏省公安厅所称的“安全隐患”,只是初始密码未改所致,公司产品本身并不存在问题。

  2月27日至28日,两天中,海康威视,这家全球最大的视频监控生产商,突然遭遇了一场危机,而剧情如“过山车”。

  海康威视的危机,由一纸文件的曝光所致。这份由江苏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化处签发的文件称,江苏省各级公安机关所使用的海康威视监控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部分设备已被境外IP地址控制”。

  据此,江苏省公安厅指示,各地组织力量,对使用的海康威视设备进行全面清查、登记在册,并“消除安全漏洞”。

  该文件曝光伊始,舆论大哗。有声音认为,公安机关对监控产品安全性的否认,意味着海康威视被“黑天鹅”事件所袭击。甚至有报道称,该案由国安部门督办。

  “问题不像网上流传的那么大。”事发后,海康威视对媒体表示。2月28日上午,海康威视董秘办一位负责人称,江苏省公安厅所称的“安全隐患”,只是初始密码未改所致,公司产品本身并不存在问题。

  2月27日夜间,海康威视发布了“针对设备安全的说明”。说明称,江苏省公安系统部分在互联网上的海康威视设备,因设备弱口令问题被黑客攻击。这些弱口令包括“123456”、“888888”等初始密码和简单密码。

  “所有暴露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设备都会面临黑客攻击的风险。”海康威视称,早在去年3月,公司就已经在官网上提醒用户修改初始密码。

  此份公告,至今可在海康威视官网上查到。其中,海康威视提醒,“未修改初始密码,有可能导致恶意登录”,“请用户立即修改设备出厂默认密码”。

  “不修改初始密码的话,确实存在被攻击的可能。”2月28日,一位曾经代理过海康威视产品的小型经销商对新京报记者称,据他所知,县级以上公安部门都会有负责网络安全的技术人员,“一般的黑客攻击等安全事件,公安部门自己就对付得了”。

  该经销商说,他代理了几家监控产品,从未遇到过客户因为“黑客攻击”等技术问题要求支持的情况,“大部分都是硬件方面的维护或维修”。

  2月28日上午,上述海康威视董秘办的负责人称,江苏省公安厅的文件,只是内部通知,“不小心被传到互联网上才会这样”,同时公司也已经与江苏省方面开始沟通。

  同一天晚些时候,海康威视在其官网上再次发布《致用户书》称,公司已“第一时间与江苏省公安厅沟通”,并且组织了技术团队,帮助江苏各地市进行口令修改等。

  重庆大单曾缩水50亿

  从历史上看,海康威视从警方拿下的最大订单,来自于重庆市公安局:合同总价值77亿元。但两年后,重庆方面调整了建设规划,订单额骤降至20.73亿元。

  位于杭州的海康威视,于2010年登陆深圳中小板。招股说明书显示,海康威视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后者属国资委全资控股。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在视频监控领域,海康威视的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占据全球首位。

  今年1月底,海康威视发布的业绩快报称,2014年,其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和46.7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0.37%和52.37%。

  业绩的高速增长,对海康威视而言,已属常态。自2006年至今的9年间,海康威视的业绩始终处于爆发式增长的状态。2006年,其营收和净利润不过7.02亿元和2.07亿元。9年之间,海康威视业绩增幅超过20多倍。

  海康威视把业绩长红的原因,归功于“所处安防行业保持较高的景气度”。2010年的招股书中,海康威视详细列举了一系列的政策利好。比如,2005年开始,公安部力推“平安城市”建设;2006年3月,国务院要求全国歌舞娱乐场所安装视频监控设备等。

  其中,海康威视形容“平安城市”建设的影响是,“蕴藏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海康威视也确实坐收了“平安城市”建设的红利。自称“公安视频建设和应用的先进者和探索者”的海康威视,开发了高清平安城市、平安乡镇、平安社区等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招股说明书披露,2010年之前,海康威视参与过深圳、郑州、青岛等地的“平安城市”建设。上市后,海康威视从未在年报中公布过当年的大客户名单,换以“第一名”、“第二名”等代替。

  官网披露的信息显示,近年来,海康威视又拿下了广西、天津等地森林公安局或消防研究所等客户。最新的一例是在今年1月22日,海康威视与丹阳市公安局签订了合作协议。

  从历史上看,海康威视从警方拿下的最大订单,来自于重庆市公安局。2011年,重庆市公安局以及下属的41个区县公安局,与海康威视签订42个建设合同,合同总价值77亿元。

  据海康威视的介绍,该项目将新建各类镜头8万个,改造各类镜头1.5万个。为此,海康威视还将17.5亿元的超募资金投入了“重庆市社会公共视频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重庆时局变动,2013年1月,重庆市政府决定对原项目建设规划进行调整。去年5月14日,海康威视发布公告称,重庆项目的规模已从77亿元缩水至20.73亿元。

  去年的三季报显示,“重庆市社会公共视频信息管理系统”所使用的超募资金规模,已从原本计划的17.5亿元调整至6.87亿元。截至去年前9个月,该系统累计投入资金为2.8亿元,进度仅为40%。

  海康威视呼吁投资者莫慌

  2月27日,在危机刚刚出现时,安信证券一度认为“造成的信息泄露损失和未来潜在的威胁难以估量”。随着事件发展,有投资者觉得应该会“风平浪静”。

  海康威视“安全危机”爆发后,监控等安防产品的回报率也为外界关心。网络上,有人猜测,监控的利润能达到几倍;也有说法是,其利润率并没有如此之高。

  去年半年报显示,海康威视安防产品的综合毛利率为47.84%。分产品来看的话,后端音视频产品毛利率为53.52%,前端音视频产品毛利率为50.41%。

  一位投资者曾评价海康威视的毛利率说,“令人羡慕”、“堪比苹果”。过去多家券商在写研报时,也把毛利率作为亮点加以阐述。

  纵向对比的话,最近几年,海康威视安防产品的毛利率,呈现下滑态势。年报显示,2011年,其安防产品毛利率为49.81%,此后两年,这一数据分别为49.62%和47.66%。

  2012年的年报中,海康威视分析称,由于安防行业持续竞争,吸引了一些非安防企业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安防市场中,导致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安防公司太多,竞争太激烈了。”前述经销商说,参与政府工程的投招标时,各家公司的价格都很透明,“赚几倍利润是不可能的,达到30%就已经很不错了”。

  “安全危机”事件对海康威视及其股价的影响,目前众说纷纭。2月27日,安信证券把海康威视事件定义为“严重的信息安全事故”,同时预测“影响深远或超乎想象”。

  安信证券称,此次海康威视大量设备被发现存在安全隐患,“造成的信息泄露损失和未来潜在的威胁难以估量”。

  但也有投资者认为,此次事件,仅是由密码未修改造成,说明事情并不像外界所说的那么严重。“近看惊涛骇浪,远看风平浪静。”一位股民在股吧中认为,这次事件过后,“一切还会恢复,原来是啥样还是啥样”。

  “除了江苏以外,目前公司没有接到其他省市的公安系统有类似的反馈。”2月28日,前述海康威视董秘办负责人表示。

  除了股民以外,机构也在密切关注这场风波的影响。去年三季报显示,海康威视的第六大至第十大股东,均为基金。此外,景顺长城基金旗下10只产品均持有海康威视。

  《第一财经日报》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共有72家主力机构持有海康威视,持仓量1.65亿股,占流通股比重达到5.24%。

  近日,海康威视曾喊话投资者,“不要惊慌”。资本市场上,至于这次风波到底是“地雷”还是小插曲,3月2日的股市将给出答案。 (记者 尹聪)

(责任编辑:唐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