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开展民族工作大走访大调研

17.11.2014  18:09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理清浙江省未来五年民族工作目标和思路。近期,浙江全省民宗系统积极开展民族工作“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实地走访了景宁畲族自治县、18个民族乡镇、437个民族村和部分城市民族工作重点街道和社区,广泛听取了基层群众对民族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摸清了当前浙江民族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初步理清了未来五年民族工作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

  浙江省民族工作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景宁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上走在全国前列的深切勉励,作为浙江省民族工作总要求,全面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持续改善少数民族民生,大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步跨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列,让各民族群众和谐融入共享浙江繁荣发展成果。到2017年,景宁畲族自治县综合实力在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继续向前移位,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保持前十强 ;以莪山民族乡创建“中国畲族第一乡”为标杆,推动全省18个民族乡(镇)加快发展,民族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低于所在县(市、区)的平均水平,有一半左右民族乡(镇)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进入全国民族乡(镇)100强;少数民族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70%少数民族低收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到2020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实现“四翻番”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基本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民生事业总体上不低于所在县(市、区)平均发展水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浙江省民族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紧紧围绕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目标,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大力推动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建立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大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创新发展,大力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一是坚持以特色发展、生态富民为主线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要深入研究民族地区的资源条件、发展阶段,科学制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战略。要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创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养生度假、来料加工、民族工艺等绿色经济;要充分认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在文化传承、促进增收、带动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科学制订规划,确定培育名录,保护和开发建设一批彰显民族风情、畲族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切入点,支持景宁创建国家生态县,支持民族乡(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

  二是坚持以强化内功、精准惠民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帮扶工作。继续加大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断改善民族地区发展条件。强化和改善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帮扶工作,保持省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支持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并研究建立相应的增长机制、与发展质量相挂钩的考评机制、政府主导和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动员机制,在确保对景宁畲族自治县和民族乡镇扶持政策落地的同时,全面建立“一对一”帮扶民族村制度。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既要强调外因的作用,更要注重内因,推动观念更新、机制创新,激发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精准发力、精准帮扶,精准惠民。要把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着眼点发展增加收入、改善民生上,深入开展低收入少数民族农户收入倍增行动,加强工作组织、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措施,通过产业开发帮扶、促进就业创业、农民易地搬迁、社会救助保障等综合扶持措施的实施,努力实现低收入少数民族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持续较快提升,跟上全面小康步伐。

  三要坚持以重在社区、促进融合为主线提升城市民族工作社会治理能力。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依托,以加强和改进服务为落脚点”的城市民族工作新机制。要执行好、落实好少数民族政策,保障流动少数民族群众基本公共服务的平等权,为他们在我省就业、上学、生活、居住提供公平、周到的服务和帮助。要把城市少数民族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社区,引导社区组织、社会工作者、民族工作志愿者等各方面力量参与到社区民族工作中来,扎实开展城市民族工作“三进”和微组织、微窗口、微热线、微平台等个性化、精准化服务体系创建,大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营造各民族和谐共居、共学、共事的团结氛围,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要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矛盾和问题。

  四是坚持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为主线健全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民族工作部门综合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形成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良好局面。在做好省内民族工作的同时,自觉服务国家大局,完善对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对口帮扶的工作思路和帮扶机制,继续走在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