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起袖子拔“穷根”——白城市洮北区吹响2017年脱贫攻坚进军号

19.04.2017  09:30

  阳春时节,大地回暖,处处散发着勃勃生机。回首2016年,洮北区干部群众为之骄傲、自豪。这一年,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身到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中,用一项项特色产业、一件件惠民实事,让群众在致富路上稳步前行。截至2016年底,洮北区有9222户14990人甩掉了“穷帽子”,全区贫困发生率从13.7%降至9%,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3300元以上,同比增长17.8%。为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7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年,也是能否完成3年脱贫任务的重要年。今年年初,洮北区委、区政府立下了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军令状——2017年底,15个贫困村脱贫摘帽,7261人脱贫销号。到2018年,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军令如山无戏言!洮北区吹响了新一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嘹亮号角。他们以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加快建设活力繁荣美丽和谐的新洮北为主线,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对象,以解决贫困人口增收为中心,以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集全区之智、聚全区之才、举全区之力,斩穷根、破坚冰,誓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夯实基础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让农民住安全房、喝干净水、走平坦路、用清洁能源和宽带……洮北区实施农民安居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深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大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实施道路硬化工程,改善农村出行条件。针对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该区大力改善道路交通,破解生产发展的交通制约瓶颈,多方筹集资金,进行乡村道路建设。截至目前,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106公里的农村公路修建任务,确保屯屯通率达到75%,贫困村通公路或砂石路达到100%。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善农村饮水条件。为让老百姓喝上“安全水”“放心水”,该区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过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居民饮用水质量和安全水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惠及2余万人。

  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改善农村电力电信条件。洮北区加快推进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在行政村全面通宽带的基础上,加快向自然村延伸。在农电网升级改造上,以提高生活用电质量、保障生产用电为目标,改造农村电网268.8公里,新建线路163公里,15个贫困村完成农网改造升级,脱贫村村村通宽带,有线电视实现全覆盖。

  实施农民安居工程,改善农村住房条件。专门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各单位的职能作用,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严格按照住房最危险、经济最困难、改造最需要的原则,筛选危房改造对象,确保每一个指标都用在刀刃上。在改造过程中,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原则,不但改善了危房改造户的居住条件,还点燃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与憧憬,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

  作为危房改造的受益者,贫困户韩国臣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笑容:“真没有想到,我在有生之年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党的危房改造政策就是好啊。”目前,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2530户,已完成危房改造1317户,占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总数的52%。

  “政府当导演,基础设施建设唱主角,社会大合唱”,正是该区大力推进扶贫攻坚合民意、帮民富、得民心的有效举措,解决了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使农村面貌和人均收入均得到持续改善,让群众在脱贫致富路上越走越快。

  培育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精准扶贫,有产业才有未来。洮北区把群众增收作为精准扶贫的首位支撑,按照“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带一方经济、富一批农民”的思路,多元化培育发展富民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用产业“拔穷根”,引导广大农民走上了“抱团”发展的致富之路。

  “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丈夫身体不好不能出去打工,前几年生活特别困难。作为村里的贫困户,现在有政府的帮扶,村里连片的果蔬大棚又给我提供了打工赚钱的机会,生活有了保障,孩子们可以安心读书了。”这是在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城四家子村的采摘园,一位正在西红柿大棚中干活的妇女的一番感慨。目前,村里像她这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有近百人在这里务工。

  作为洮北区对口帮扶对象,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城四家子村积极落实蔬菜大棚项目建设。目前,项目总占地21980平方米,投资近500万元,建造了10栋高标准双膜双被保温大棚,引进水肥循环系统,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生产无公害绿色水果。由于大棚的西红柿为纯绿色食品,不打农药,不用早熟剂,一成熟就被抢空,根本不愁销路。群众得到了收益,看到了回报,个个都笑在脸上,甜在心里。

  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能,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信心足起来,城四家子村在精准扶贫项目上走的更加笃定。

  洮河镇大六家子村一直以种植玉米为主,由于土地盐碱化造成粮食产量低,该村部分农民始终未能脱贫。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针对多数贫困户因为劳动力长期走不出去、致富无门路以及种植结构单一而造成的贫困现状,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该村成立了农民土地入股集约合作社,把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集合起来统一规划布局,让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帮助贫困户尽早脱贫。

  如今,土地集约化经营管理不仅圆了大六家子村贫困户的脱贫梦,还把400多名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加速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集聚,在保证土地集约收入的同时还增加了非农收入。

  “我们村将在成立农民土地入股集约合作社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养殖合作社、果蔬大棚合作社,确保贫困户3年内全部脱贫,带领全村老百姓共同致富。”村党支部书记赵洪雨对全村3年脱贫的目标充满信心。

  小庭院做出大文章。洮北区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拓宽农民增收的一条路子,鼓励农民在庭院里栽植花卉、树木,发展特色种养殖及小规模加工等产业,引导农民做足做活庭院文章,让昔日不起眼的农家小院,成为农民致富的“聚宝盆”。

  鲍向阳是东风乡绿水村的村民。近年来,他充分利用自家庭院购进了1000只鸡种,走上了养鸡的道路。他积极配合畜牧部门推广良种繁育体系和无公害畜禽标准化饲养技术,协助举办畜牧科技学习培训班,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传授配合饲料和快速养鸡方法;同时,通过区、乡专业技术人员进场指导,改变传统落后的饲养方法,实行科学养鸡。

  2017年,他的养鸡场进一步扩大,总占地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配有饲养场、饲料库和药房,专业饲养人员3人,饲养蛋鸡1万只,日产鸡蛋7000枚,年收入5万元,真正实现了小庭院大产值。几年来,踏踏实实的搞好庭院经济,让鲍向阳得到了实惠,他家的小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鲍向阳只是洮北区大力引导农民发展庭院经济的一个缩影。小院里的大文章是该区脱贫致富的大手笔,更是一条奔小康的希望之路。

  特色产业引领致富。洮北区围绕肉羊、肉驴、肉鸡养殖和蔬菜瓜果种植,每村都规划实施能够覆盖贫困户及贫困人口的扶贫项目。全区共实施扶贫项目432个,实现利润3226万元,带动贫困户14668户,实现户均增收1500元,人均800元。特别是依托蔬菜传统种植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势,今年新建扶贫温室大棚784栋,完成土地整理1684公顷,经济效益初步显现。其中:青山镇黎明村建设200栋高标准温室大棚项目和到保镇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的肉羊养殖园、肉驴养殖园和棚膜种植园3个扶贫产业项目,不仅带动贫困户脱贫还带动了全村致富。

  洮北区把劳务经济作为促农增收的有效途径,加大有组织地输转力度,推进劳务输转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由分散自发型向有组织型、由临时短期型向长期稳定型、由外出务工型向回乡创业型转变。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工业主导产业为依托,吸收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挣钱。

  积极探索实施光伏扶贫项目。率先启动光伏电站扶贫项目建设,在5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分别建设500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使村集体可连续20年获年收益30万元,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建立长久增收渠道,加快扶贫对象脱贫致富步伐。

  大棚蔬菜长势喜人,养殖场里牛猪成群,劳务输出精准对接……一幕幕充满生机的场景,汇聚成洮北富民产业蓬勃发展的美好画卷。

  多管齐下提升政策兜底保障

  低保兜底“”脱贫。按照低保政策将符合保障条件的低收入家庭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低保”制度,做到对象准确、应保尽保;另一方面,按照扶贫开发相关要求,逐年提高保障标准,同时对低保对象实施精准管理,对有部分劳动能力或短期因病致贫的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在有力帮扶脱贫后,及时核减退出,形成低保对象可以调增调减、有进有出,补差水平有升有降的管理机制,确保保障资金用到真正困难的群众身上。

  临时救助“”脱贫。大力开展“救急难”工作,为困难群众设置“第二道保障线”,缓解贫困。对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及时实施临时救助,帮助渡过生活难关。完善急难家庭救助制度,降低救助门槛,加大救助力度,托住困难家庭生存底线。

  就业帮扶“”脱贫。洮北区坚持以帮扶贫困户劳动力实现优质就业、稳定就业为主,按照“帮扶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采取多项措施推进困难群众就业,让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就地转移,实现就业脱贫。

  贫困户李刚患有小儿麻痹症,腿脚不灵便,不能从事重体力活,一家人靠父亲微薄的退休金生活。近期,他通过“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在洮北区人力资源市场找到了一份打字员的工作,虽然每月收入不多,但缓解了生活上的困境。

  一份工作对常人来说再普通不过,但对困难群众、困难家庭来说,却来之不易,通过劳动换来生活条件的改善,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洮北区以精准信息识别为前提,对有劳动能力的困难家庭,制定了就业扶贫举措。对有就业创业技能培训需求的贫困人口,免费开展精准技能培训,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熟练掌握一项实用技能;对已进入社会就业通道的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做好“一对一”就业帮扶,确保充分就业。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参与到扶贫事业中来,在招工用人方面多向困难群众倾斜。

  此外,洮北区坚持扶贫先扶智。相对于经济扶贫、政策扶贫、项目扶贫等,教育扶贫是直指贫穷落后根源的举措,牵住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牛鼻子”。该区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摆在战略优先地位,在推进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计划等系列教育扶贫政策上,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加大教育扶贫投入,积极探索制定精准资助、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加强政策宣传,严格督察考核,精准帮扶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目前,全区累计投入资金4842万元,8627名学生受益。针对全区525户因学致贫贫困户,已经筹建贫困家庭助学基金1000万元,贫困户子女无一人因贫失学辍学。

  扶贫事业方兴未艾,致富征程未有穷期。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洮北区全体党员干部正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群众如期实现小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