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警书记驻村扶贫有“三法”

19.08.2016  15:06

  —— 磐石市黑石镇文化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王威纪略

  

  “能遇上你这样的好孩子,我这辈子真是没白活!”这是一位76岁村民的肺腑之言。她的话代表了磐石市黑石镇文化村全村百姓对驻村第一书记王威的评价。

  王威,35岁,市检察院法警支队副支队长。今年3月,他被派驻文化村这个省级贫困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虽是“三农”工作门外汉,但王威不惧困难,肯于钻研,亲近群众,很快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拥戴。

  建强脱贫攻坚队伍

  让战斗堡垒名副其实

  3月10日进村报到后,通过走访调研,在市检察院党组织指导下,王威很快确定了工作思路——在黑石镇党委的领导下,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建成坚强战斗堡垒,为带领脱贫攻坚夯实基础。

  王威首先带领党员干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肃党组织生活,积极开展“两学一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力量。为了增强学习效果,王威向市检察院申请为全村党员发放了笔记本、碳素笔,让每名党员都有笔记。

  王威还注重将党建工作向提升村基层组织治理能力延伸。他经常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谈话谈心,探讨如何改变老旧的工作方式方法,改善对待群众的工作态度,从而得到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很快,王威用个人魅力激发出全体村干部的工作劲头,一个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村班子诞生了,这为脱贫攻坚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找准脱贫攻坚切口

  给贫困群众信心力量

  头一个月,王威不断走屯入户,准确掌握全村45户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析各家致贫原因,逐户制定脱贫办法。他特别善于在贫困户中发掘专项政策扶持对象。当获悉我市两家民营眼科医院为贫困家庭成员免费提供医疗救治后,他马上到贫困户马玉芝、武来亭家,将这一好消息告诉他们。当获悉我市某中专学校为贫困户子女提供免学费入学机会后,王威又来到贫困户项凤兰家,将这一好消息告诉了项凤兰的孙女于爽。了解到于爽已经预报了志愿,王威又陪同她的家长来到于爽所在中学进行志愿修改。他还激励于爽用功学习,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贫困的生活。

  在贫困户韩宪珍家,得知这位76岁的老人患有肺心病无钱买药时,王威细心地收集了她所服药品的包装,走访完毕后冒着大雨赶到黑石镇的药店,自掏腰包为她购买了药品。当药品送到老人手中时,老人感动地说:“能遇上你这样的好孩子,我这辈子真是没白活!

  强化脱贫攻坚保障

  让为民服务形成常态

  通过一个时期的驻村工作,王威深深认识到,让贫困村民富起来,只是脱贫攻坚的一个方面;要让富裕成果保持住,还要积极解决日常发现的问题,避免“小事”日积月累,成为影响村民致富的“大事”。

  村民鲁明生老人当年退伍后回到家乡,至今未婚,生活困难。他向王威介绍,自己申请办理五保户已经几次了,都没有答复。王威立即与民政部门联系,得知没有答复的原因很简单——民政部门每次到村走访核实情况时鲁明生老人都外出不在家。于是,王威向老人解释了事情的原委,又帮助老人重新申请,叮嘱老人临近民政部门走访期一定要在家等候,以免再次错过机会。他还认真受理9户村民低保申请,耐心帮助村民李某查询军烈属抚恤金……王威用一贯的热情服务赢得了村民的赞誉。

  大棚种植是文化村产业脱贫项目。王威每天两次到大棚种植园区巡查,一个棚一个棚地走,及时了解作物生长情况和承包农户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当得知有部分作物出现黄叶、枯萎现象时,王威立即联系在吉林市聘请的技术员,一周数次开车拉着技术员往返于两地之间,帮助农户解决燃眉之急。在王威的悉心呵护下,文化村首批大棚种植香瓜取得成功,开园上市后,种植农户收到了“回头钱”,普遍热情高涨。  (记者/王久权 编辑/李波)

版权声明: 松花江网是江城报业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松花江网、《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松花江网”和作者姓名;吉林市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松花江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