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大多油田配套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利

04.05.2015  10:37

  科技创新看吉林系列报道之八用废油管做出大文章 

  ——记松原大多油田配套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利

  本报记者  董杰  实习生  郭婷 

  

  厂房门前堆放着大量锈迹斑斑的旧钢管,机器声在厂区回响,几个工人在车间里外忙碌着……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家不起眼的制造公司,竟是高新技术企业,不但拥有世界顶尖的“绝活儿”,还有国家、省市多级部门给予的奖励和荣誉,创始人杨永利还入选了科技部2014年度创新创业人才。

  谈起创业成功的秘诀,杨永利字句铿锵地回答,是“创新”。他坚信,创新是从创业者变成企业家的必备技能,是企业得以发展壮大的“金钥匙”。

  弃旧扬新,抓住创业好时机

  1983年,杨永利从吉林大学物理专业本科毕业后,进入吉林油田测井公司当技术员。1990年的“下海”潮中,杨永利开始了自主创业,十几年的摸爬滚打,尝尽了创业的艰辛和酸楚,也积累了人脉和经验。

  2005年,一个偶然的发现,让杨永利产生了一个新“点子”。“总跟油田打交道,我发现油田里有堆积如山的废油管,都当废铁卖掉了,很浪费。”杨永利说,那时,他就萌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把这些废油管再次利用起来呢?

  想法不付诸实践,就永远不会成为现实,杨永利很快就成立了松原大多油田配套产业有限公司。于是,查资料、找专家、搞科研、做试验,还专门组建了一个由机械、非标设备、油田等领域专家组成的科研团队,杨永利开始追逐梦想,忙得不亦乐乎。“我们每天做试验的管材,都是按‘火车皮’买进来的,一天试验用进去材料等成本就要几万元甚至更多……”作为民营企业家的杨永利,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废管利用研发。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2年的钻研和努力,杨永利团队终于成功地用废弃油管制出超长陶瓷内衬复合油管。他们还特意拜访了我国再制造产业的领军人物徐滨士院士和他的团队,验证他们的成果。

  杨永利算了一笔账,对油田企业来说,注水井新油管和防腐费用120元/米,废旧油管再制造成金属陶瓷复合油管约69元/米,直接投入每米节约51元;对再制造企业来说,1万吨废旧油管企业产值为8000万元,除去1000多万元税金,可获得一定利润。如果将国内70万吨废油管的80%约50万吨(约5500万米)全部实现再制造,油企节省投资28.05亿元,再制造企业也将获得丰厚的利润。

  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既能废物再利用,又能提高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这是无论如何都要坚定不移搞下去的产业。

  “中国创造”,夯实自主创新路

  再制造产品的成功研发,让杨永利和他的团队信心倍增,也激励着他们向着更高更远的征途迈进。

  2007年开始,公司淘汰原来的常规制造业务,全力发展自主创新业务。“我们也开始致力于研发工业化生产的最优解决方案,让大规模生产陶瓷内衬复合油管的整套生产线都科学化、规范化、最优化。”杨永利说,“这个过程,各级政府部门也给予了很大支持。”项目在2009年被国家财政部确立为国家产业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011年被国家发改委确立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2013年被科技厅确立为吉林省双十工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至今,“公司合计得到了大概40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全部用于研发和扩大生产。”杨永利介绍,公司内设有3所研究室和70余名科研人员,同时与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学院、吉林大学等院校科研部门开展合作。

  在不断创新的路上,公司的成果也越来越多。

  2010年,公司研发出陶瓷内衬抽油泵、钨合金凡尔座和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球等;2012年生产了12米长的陶瓷内衬管线管,开发出了陶瓷内衬弯头等管件产业化方法;开发了陶瓷复合管道防腐防垢技术……至今,杨永利共获得2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项,通过了美国石油学会的APIQ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依托专利和核心技术,杨永利的团队研发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金属陶瓷内衬复合油管、金属陶瓷抽油泵、金属陶瓷内衬管线管等系列产品并都产业化,形成了“拳头”效应。“再制造陶瓷内衬油管”2009年被纳入国家《再制造产品目录》。

  如今,大多公司已在松原、宁夏成立了两个生产基地,年产能力达6万吨,再制造产品已在吉林油田、长庆油田、胜利油田、延长油田、大港辽河油田推广运用。2015年,他们还将陆续在天津滨海新区、山东东营、新疆克拉玛依等地建立合资生产基地,甚至与哈萨克斯坦达成意向合作协议,让产品走出国门。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走向,杨永利有自己的蓝图,他制定了新建基地和生产线、研发超深井管材、研发石油化工工艺管道管材、公司上市、把“中国创造”的产品推向国际的“六步走”计划,“我努力在60岁之前,将它们全部实现。

  相关链接:

  杨永利,男,1960年8月生,现任松原大多油田配套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大多公司是一家以石油配套产业新技术、新材料研发、生产、投资为发展方向的跨区域大型企业集团,在金属陶瓷复合钢管、金属陶瓷抽油泵技术领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与多项石油配套装备制造能力。

  公司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离心法制备金属陶瓷复合钢管技术方面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并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的金属陶瓷复合钢管技术体系。公司拥有专利27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8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

  

(责任编辑:唐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