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四三二一”工作法促农发展

22.05.2015  10:48

      汪清县在为200个村选派“第一书记”工作中,创新推行“四三二一”工作法,力促“第一书记”在基层得到锻炼,将任职帮扶工作落到实处,让群众得到实惠,推动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四进”。即县直部门下派干部、曾担任过副科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包村干部、党建指导员等四个领域的党员、干部走进村庄解难题,履行宣传政策法规、调查村情民意、指导村庄发展、化解矛盾隐患、规范组织建设、搞好困难帮扶等六项职责。

      “三联”。一是城乡党组织联建。切实将机关单位的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转化为推动农村科学发展的优势,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服务平台联动。建立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为“第一书记”搭建起服务群众平台,使群众“只进一家门、办妥万家事”。三是群众需求事项联办。制定出台《基层需求事项办理办法》,建立起“受理、交办、办理、督办、回复、归档”六位一体办理流程,对受理事项建立台账,实行县、部门、镇按权限分级负责、归口办理。

      “二评”。一是组织部根据“第一书记”工作完成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考评计分。二是群众满意度测评,年底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第一书记”履职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将综合测评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派出单位年度工作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

      “一提升”。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党员干部进一步了解民情民意,增强群众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