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电视台的“女汉子” ——记吉林新闻名人奖获得者梅雪

07.11.2014  23:53

    本网记者 张亮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是梅雪名字的由来。在吉林电视台,提起梅雪,她的同事们都会交手称赞,称她是台里的女汉子。

    梅雪, 200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吉林电视台新闻中心工作至今。在新闻中心工作期间,她先后从事过民生新闻、经济新闻、综合报道等一线采编任务。2005年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年轻的组长、制片人,并先后参与策划多个重大战役性报道,包括党代会报道、全省两会报道、国企改革报道、抗震救灾报道、火炬传递报道、汽博会、农博会、东北亚博览会、世界光学大会等各类展会报道、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大型行进式报道《与创业同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型报道《铭记》,深度系列报道《民企快车道》、《十五看吉林》、《和谐吉林》、《小梅跑盛会》等一大批得到省领导和局、台领导肯定的优秀专栏。

    梅雪多年的搭档毕可佳说:“梅雪工作起来有一股不要命的劲头,她干工作比干自己的事还卖力,是我们台里的女汉子。”在2010年7月中下旬吉林省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中,梅雪同志的职业精神更是赢得了广大群众和同行们的广泛赞誉。

    十二年来,梅雪同志多次被评为吉林电视台先进个人;吉林电视台优秀组长、制片人称号;2007、2010年荣获吉林广电“十佳编辑记者”称号;2008年荣获“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突出贡献个人”称号;2009年荣获“宣传吉林省安居工程建设先进个人”称号。2010年荣获吉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2010年吉林省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1年又荣获吉林省“暖房子”工程先进个人和吉林省“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梅雪同志还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受到中央宣传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的联合表彰。2014年,梅雪同志获得“吉林新闻名人奖”这一被称作吉林韬奋奖的我省最高新闻奖项。

    十二年来,梅雪同志不畏艰苦,坚持深入基层采访,平均每月有一半时间奔波在各市州、县区。正是这种扎实的采访作风和不断创新的新闻意识,结出累累硕果。“农民保护耕地,在毛毛道上竖起了警示牌;吕老汉干了四种买卖,获得了五种收入;在乾安,就是这样一些发生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里的新鲜事儿,通过一支"庄稼院新闻报道小组",变成了报纸上的铅字、电台里的电波,传播到了祖国各地”。乾安县让字镇小咸村是个非常偏僻的小山村,梅雪同志在走基层过程中,认识了村里的一个人才——农民王殿海。他组织附近爱好文学的父老乡亲,成立了一个“庄稼院新闻报道组”,用手中的笔记录乡村巨变。刚开始接触老王时,觉得他善写但不善说,不过梅雪同志没放弃,在老王家呆了好几天。随着彼此的熟悉,老王身上非常鲜活的一面逐渐显露。给梅雪印象最深的是,当时他投的很多稿都石沉大海,不少人对他这种“不务正业”不太理解。他媳妇都说他:“扬脖子吹喇叭——起高调儿。你跟人家专业记者能比吗,还是老老实实种地吧。”当时一旁的老王忽然非常激动地说:“我虽然是一名农民,却依然可以平等地像专业记者一样有自己的新闻追求!”那一刻,她的心震动了!回来后梅雪同志用心写出了《庄稼院里的新闻报道小组》这篇报道,并配发了短评。因为说的是“家常话”,抒发的是“百姓情”,最终这篇报道也获得了“中国新闻奖”。近年来,她的近五十篇新闻作品荣获了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其中,两篇作品获中国新闻奖:《赵希海:18年“还债”18万棵树》荣获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庄稼院里的“新闻报道小组”》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专题《白山蜀水情》荣获全国抗震救灾专题二等奖。《五棵树:“五怪镇”里盛开“七色花”》荣获2005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评选的全国经济类一等创优消息奖;《吉林省经济工作会:三种心情 三大亮点》荣获2006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评选的全国经济类消息创优一等奖。《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沙》等报道荣获吉林新闻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