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防螟“飞出”新高度

25.07.2017  10:53

  眼下正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时节,与往年不同的是,我市很多农村不再采用人工防治作业,而是大力推广水稻二化螟无人机生物防治技术,大大提高了防治的质量和效率。这个夏天,一架架在稻田上空忙碌作业的无人机成为了一道别样的风景,为农村增添了新的活力。

  十几分钟完成10公顷作业

  “这小飞机飞得真快啊!”九台区龙嘉镇红光村稻田上空,一架无人机正在投放放蜂器,引来了大批农民围观。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中最重要的常发性害虫。”农业专家告诉大家,水稻二化螟钻蛀稻茎,可直接造成枯心和白穗。一般年份可造成10%的产量损失,严重时达30%以上。

  以往通过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主要是插纸片、别纸盒、人工抛放等方式。今年,吉林农业大学研制了新型放蜂器,由生物质材料做成,可在水中溶解,防治的效果更好。“采用无人机投放新型放蜂器,会更加精准、快速。”农业专家介绍说,10公顷水田的防治作业,人工投放至少需要大半天时间,而用无人机则只需十几分钟便可完成。

  “厉害了,这小飞机!”听了专家的介绍,村民们纷纷点赞。

  “省工省力、雾化效果好

  就在红光村村民们围观无人机作业的时候,农安县龙王乡稻田上空,也飞来了无人机。为顺利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龙王乡农业技术推广站配合农安县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对该乡9个村、207公顷水稻开展飞防作业。

  “这次作业主要利用飞机喷洒农药防治水稻二化螟。”现场飞防作业技术人员介绍说,航化作业最大的特点就是省工、省力、成本低、雾化效果好,飞机经过时形成的气流可将茂密的稻叶吹开,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根部,效果更佳,“而且农用直升机作业受环境条件限制较少,20到25分钟就可完成一个飞行架次,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航化作业提高大米品质

  榆树市大坡镇西山村的水稻二化螟防治作业中,同样出动了无人机。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又快又好地完成了防治作业。

  在榆树市,航化作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在省市农委大力支持下,连续三年开展了水田大面积航化作业。”榆树市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市水田年航化作业面积达到了4.7万公顷左右,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农药投入量,提高了防治效果。

  通过开展航化作业,榆树市的水稻品质逐年提高。目前,优质的榆树大米已进驻全国600多个大型超市,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通过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建设绿色、有机水稻生产基地,大幅度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从基础上把水稻品质做优,产业做强。”榆树市相关领导表示。



德惠:植保无人机“打理”50万亩稻田
  近日,在吉林省德惠市朝阳乡团林子村一处稻田边上,供销合作社
为农业添上 现代化翅膀 ——“产粮状元县”吉林榆树的嬗变
  黑土地、松花江……吉林省榆树市农业生产资源禀赋长春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