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园“蝶变”看吉林省避暑经济的多种可能性
7月5日,在第三届消夏避暑全民休闲季暨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式上,省委副书记、省长景俊海指出,加快构筑吉林文旅新亮点,夯实吉林经济新引擎,展现吉林形象新魅力,走出一条具有吉林特色的新时代振兴之路。
吉林文旅人勇挑重任,发挥资源优势、释放创新潜力、补齐消费短板、兑现“清爽”价值,用一场横空出世的创意,让两个“世界”相遇。
一个废弃的水厂,连续10晚举行10场大型展演,每场吸引上万名观众。在随后的几十天里,这座藏身于长春市腹地的工业遗址公园,还将被陆续注入消夏音乐会、文旅主题推介活动、大学生文艺汇演、戏剧票友会、扶贫超市等新活力。
将长春水文化生态园(以下简称“水园”)与“城享·22℃的夏天”系列活动这两个分别代表着环境品质和人文风情的要素“+”在一块儿,烹出诱人的城市避暑休闲“面包”,是吉林文旅人的创新之作,业内人士称其为吉林避暑模式新探索。
避暑模式,它能给吉林避暑产业带来多少遐想?将为我省避暑经济繁荣带来哪些可能?让我们探访蝶变中的水园,透视文旅融合理念如何“连接”生态和人文两个世界。
建立避暑产品体系
既有生态资源,更有人间烟火
厘清历史,方能通晓当今。
2017年,吉林旅游人首次以“清爽吉林·22℃的夏天”为名,亮出我省避暑旅游的生态牌。通过马不停蹄地开展宣传推介,让人们了解在吉林广袤的绿水青山间,具备着凉爽的避暑资源。
去年,我省重新定义22℃,以《关于壮大避暑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强化产业政策引领,从宏观上构建吉林避暑产业体系,形成吉林旅游“联动冬夏,带动春秋,驱动全年”的发展态势。
今年,是我省避暑产业系统化发展的第三个年头,也是我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全面融合的首个避暑季。
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安娣告诉记者,避暑产业可持续发展绝不能单单依赖生态资源。作为联动一二三产业整合发展的动力产业,具有品质感的文旅产业,要与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近几年,吉林避暑相继树立了直观的生态资源形象,搭建了“理性”的产业体系“骨骼”,今年,将推动建立完善避暑产品体系。从6月至10月,全省各地将陆续开展近500项消夏避暑活动,直接回答游客到吉林避暑玩儿什么、怎样玩儿的疑问。
众所周知,旅游产品结构的丰度、产品层次的厚度以及服务水平的深度,是连接资源与客源的重要指标。
文旅融合为推动吉林避暑经济纵深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想象空间,也是我省打造避暑产品体系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围绕“生态休闲、文化消夏”主题,7月5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在长春拉开第三届消夏避暑全民休闲季的帷幕。在开展了“驾红旗车·游精彩吉林”等深度体验活动的同时,首次推出为期9天的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节吸引了国内外数千名非遗工作者走进剧场、公园、街区、图书馆,为10余万人次的市民游客奉上了丰富多彩的非遗表演、传统手工艺展示、讲座等。
生成避暑休闲文化
培育主客共享的生活场景
如何让吉林避暑产品符号更为具象化?吉林文旅人给出了“生成吉林避暑休闲生活方式,让吉林文化认同形成共识”的答案。
其实,梳理近几年我省文旅产业高质量转型的脉络,不难看出,挖掘、整合、重构最具吉林代表性的资源,用文化“软实力”讲述吉林振兴“硬实力”故事的创新路径——
去年,雪博会上,我省提出“冰雪丝绸之路”,生成了恢弘壮阔的吉林冰雪文化;今年,依托地域和特产资源繁衍出吉林的地域文化,我省文旅人跟杭州市民一起“过大年”,在陕西推介“人参文化”,去浙江展现“松花石文化”,成为现象级“爆款”,令人刮目相看。
这个避暑季,对于吉林避暑产品文化认同空缺的短板,吉林文旅人开启了想象力,推出“城享·22℃的夏天”“乡约·22℃的夏天”“景遇·22℃的夏天”三部曲,打造城市、乡村、景区文旅高地。其中,城享板块就是要培育城市文旅主题街区。推行初期,省文化和旅游厅在水园打响了第一战。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曾说,城市形象和游客感知,是城市整体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它需要由行政主体与市场主体、社会机构和社区居民共同建设。
水园的前身,是南岭净水厂。去年下半年,褪去净水功能的老水厂完成了施工改造,以生态公园的全新形象重新开放。盛夏时节走进水园,净水、絮凝车间还在,却不再轰隆作响。杨树、柳树、松树郁郁葱葱,不时可听见鸟儿在林间鸣叫。
景观设计师黄建军介绍,本着保护生态绿化资源、尊重历史文化遗迹、塑造城市生态活力的原则,水园由水生态活力区、历史文化博览区、文创办公区、城市活力嘉年华和艺术文化中心五大功能区构成。
长春市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工业遗址公园,水园常年对外免费开放。园区的植被富集、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受到周边住户的喜爱。但是,凭企业一己之力,想将其打造成城市文旅经济高地,并非易事。
省文旅厅一直在寻觅打造文旅主题街区样板的突破口,这正与水园的规划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于是,这个7月,抖空竹、高高跷、天桥中幡等难得一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鼎丰真糕点、朝鲜族打糕等非遗美食,关氏满族剪纸、李氏满族刺绣等传统工艺,以及琵琶、古琴、古筝等传统音乐,长鼓舞、高高跷等传统表演齐齐亮相水园。连续10晚的10场文艺演出空前成功,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聚在水园艺术广场。
7月14日傍晚,长春有雨。不过,当晚的电音节如期举行。19时至21时,上万观众在雨中跟着音乐节拍摇摆,尽情享受着夏夜的凉爽和先锋音乐的时尚色彩。
“明晚水园见!”
“来水园看演出,席地而坐,放飞自我。”
从互联网世界的“朋友圈”,到现实生活的好友相聚,一时间,去水园看演出成为长春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全域旅游视野下,不仅要服务于游客,更要引导更多市民融入吉林避暑休闲生活方式,从而培育主客共享的避暑休闲生活场景。”贾鑫介绍。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曹晶评价,生活场景体验,往往比城市形象硬广告更具说服力。活动拉近了吉林避暑休闲文化与市民游客的距离,其背后是吉林避暑产业内涵变化带来的注重抵达率的体验升级。
水园经济裂变
我省避暑经济“进阶”的多种可能
吉林省新一轮全面振兴缺什么?如何摆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短板?
近年来,我省坚定信心谋求转型,积聚以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动能。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吉林文旅产业正在以高质量发展牵动着全省经济转型的步伐。
这个避暑季,吉林文旅人是怎样推动避暑经济“进阶”的?
自6月下旬到7月中旬,记者多次去水园“踩点”,近距离观察水园的变化,答案浮出水面——
7月6日正午,水园非遗美食街区里,临江市彪哥食品公司销售经理张香文正在忙着补货。前一天,手工煎饼走俏,4个小时收入逾千元,直逼该企业在临江专卖店的日均营业额。
“这两天询价、想学刺绣的人太多了。虎头鞋卖了几十双,比我实体店一周卖的还多,手工艺品也可以做成旅游商品。”避暑“流量”远超预期,让李氏满族刺绣第四代传承人徐桐思考着产品转型。
6月末,水园位于净水路上的入口处,只有两个摊位在售卖冰淇淋;到了7月11日,已聚集了烤冷面、冷饮、爆米花、烤肠等10多个摊位。
7月12日傍晚5点多,与水园隔街相望的居民区的一家小卖店门庭若市。“这几天看演出的人老多了,水和冰糕卖得好。可乐以前3天卖不上1箱,现在一天能卖三四箱,都冻(冷藏)不过来了。”店主王阿姨乐得合不拢嘴。
7月13日21时许,演出谢幕。很多市民没有着急离开,主动帮忙整理场地里的塑料凳子。“好事儿,好事儿。之前只是偶尔来散散步。算上今天,我都连着来4天了。我爱看京剧,其他演出也好看。人不怕多,环境保护、噪音、安保这些配套跟上就好。人多才热闹啊!”市民邱先生和爱人王女士由衷地感慨。
城市也好,乡村也罢,向基于文化认同的旅游目的地转型,就要以开放、包容的格局来共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空间。旅游格局打开了,消费增长自然随之而来。
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说,避暑产业是以人流带动客流、以客流带动商流、以商流带动资金流的经济体力。将水园培育成区域文旅高地,为其输送文旅活动只是第一步。设想一下,水园的30多栋建筑若能变成文创、艺术、时尚等产业的集聚地,周边配套的餐饮、交通的转型升级之路还会远吗?如果将水园看作是我省避暑经济的“毛细血管”,那么,将文旅融合模式通过本土化、地域化的研判,因地制宜地去跨界、去“加载”到乡村、景区、城市,又将形成怎样的“调结构、稳增长、扩消费”格局?
基于这种思路,这个避暑季,省文化和旅游厅强化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打造文旅经济增长极。
“造物育人”的水园现象有迹可循,让记者不仅联想到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北京的798艺术区,还有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的繁华夜景。不论从工业园区转型角度,还是从本土化文旅融合角度,或是从文旅产业外延效应来说,水园经济的迅速崛起,无疑为我省和谐发展避暑休闲经济探出了一条新路。
当这幅以点带面、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避暑蓝图在眼前徐徐展开之时,我省避暑经济腾飞的多重可能,变得清晰可见。
就在几天前,全省文旅产业推进会议召开,省文化和旅游厅各业务处室负责人、省内各地文旅产业带头人围绕避暑和冰雪经济说思路、聊经验。
听说,“英雄城”四平市亮出了啤酒之城新名片;
听说,吉林市正在谋划沿着山脉、沿着江堤的避暑体验“长廊”;
听说,山花烂漫的长白山正在全力以赴筹备森林音乐节;
听说,资源枯竭型城市辽源市,也在深耕“梅花鹿之乡”和袜业城的特色之旅……
一时间,水园“蝶变”掀起的避暑经济裂变涟漪,似乎已在白山松水间荡漾开去。
来源:吉林日报 记者 李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