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基层办实事 心系群众解民忧 吉林省法院援疆干部杨毅鹏对口援助阿勒泰地区中院纪实

06.07.2021  16:46

他是一名80后法官

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他更是一名共产党员

在组织需要时

纵然千般不舍

他毅然选择

不远万里

来到新疆阿勒泰

开展对口援疆工作

彰显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

他是吉林法院系统第二批援疆干部的领队、吉林省审判业务专家、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三级高级法官杨毅鹏。

他说,对口援疆工作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责任,组织信任,将重任交付于我,我定不负光荣使命,积极作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转换角色,积极为“第二故乡”发展“添智助力

2020年6月,杨毅鹏在家人的支持下,主动请缨参加援疆工作。经过组织选派,杨毅鹏作为吉林法院系统第二批援疆干部来到新疆阿勒泰地区中院担任党组成员、副院长一职。

入疆后,他坚持边干边学,迅速完成角色转换,找准位置,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学习,不断深化对阿勒泰地区法院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着力从化解矛盾纠纷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提升多方位、多视角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他常常思考“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他认为,自己曾在涉诉信访岗位工作多年,又有一定的民事审判工作经验,在多元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提升受援法院审判工作质效等方面应当主动发挥自身优势,在维护各族群众合法利益中尽自己所能。 

做好援疆工作必须“吃透两头”,一头是吃透上级关于新疆工作的决策部署,另一头是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要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把握内情、了解外情,坚持上下结合、融会贯通、开拓创新。杨毅鹏同志采取征集问题、组织研讨、视频答疑、深入基层法院召开审判业务座谈会等多种方式,摸清下情,探索业务提升之道。他积极推进阿勒泰中院业务建设,按照上级法院相关部署,在阿勒泰中院民一庭和民二庭分别建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和知识产权审判专业化合议庭,推动开展相关类型案件审判“三合一”工作,实现了该院在相关工作领域“零的突破”。

心系群众,延伸基层打造精品法庭

在下沉调研时,杨毅鹏同志始终关注群众什么诉求最迫切,最期盼哪些司法帮助。在了解到因受自然环境影响,辖区居民较为分散,且一部分为牧民,离法院较远,山路崎岖蜿蜒,出行也不便,产生纠纷不能及时得到化解后,他主动提出承担巡回法庭建设工作。

一年来,杨毅鹏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完善优化人民法庭布局,倾力打造“一庭一品”。福海县法院喀拉玛盖人民法庭位于福海县喀拉玛盖镇。喀拉玛盖镇下辖17个行政村,区域面积20207.59平方千米,户籍人口有10649人,距离县城有60公里,地处偏僻,面积大,居民居住分散,且农牧民居多,95%为哈萨克族。驻庭法官解肯·哈依拉提每天骑着马,游走于牧区,随时解决牧民矛盾纠纷。杨毅鹏深入喀拉玛盖法庭,依托解肯·哈依拉提法官调解经验,积极探索将哈萨克文化和民事调解深度融合。他把法官将调解工作从严肃的法庭搬到温馨的奶茶桌上,通过与双方当事人喝着奶茶、吃着热乎乎的包尔沙克,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化解矛盾纠纷这一形式总结提炼为“冬不拉”调解法。

他说:“双方当事人就像冬不拉的两根弦,法官就像一位技艺娴熟的阿肯(哈萨克语,意为民间说唱艺人),能否弹出和谐、美妙的乐章,就要看弹奏冬不拉的这位‘阿肯’了。

喀拉玛盖人民法庭通过就地办案、当庭调解、当庭结案,督促履行等一系列工作,达到了案件调解率近100%的出色成绩,实现了“将矛盾纠纷解决在群众家门口”的效果,该法庭的相关做法得到自治区高院充分肯定,并在全区法院人民法庭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介绍了经验。

哈巴河县各乡镇距离县城较远,但镇与镇之间距离相对较近,基于司法为民、司法便民考虑,杨毅鹏指导哈巴河县法院打造乡镇中心法庭,选址萨尔布拉克镇,从此就有了萨尔布拉克“枫桥法庭”。法庭建筑总面积720平方米,一楼为法庭、二楼为萨尔布拉克镇社会矛盾纠纷一体化联合调处中心。

随后,杨毅鹏同志又深入村屯一级调研,主动延伸职能,指导哈巴河县法院在距离法庭较近的行政村设立4处便民工作室,确定一名干部为便民联系人,确定两名干部为民意联络员,形成法庭、巡回审判庭、村居诉讼联系点“三位一体”的便民诉讼体系。同时,与县检察院联手,在该法庭试点设立检察官工作室,强化沟通协调,主动接受监督,凝聚司法合力维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为更好的发挥工作合力作用,杨毅鹏同志多次下沉指导该法庭完善与乡综治中心、司法所、社区、村委会联系沟通,加强资源信息共享,构建基层诉源治理大格局,统筹民间调解与三大调解,妥善化解各类民间纠纷,加强诉前调解等工作,切实为辖区群众提供一站式、立体化的诉讼服务,发挥人民法庭在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中的功能作用。

杨毅鹏同志积极探索将人民法院工作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为“以旅游为主体,牵动一产,托举二产”的阿勒泰地区经济发展思路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按照“属地管理、部门协调、多元解纷、全面覆盖”的原则,在阿勒泰地区大力推进景区旅游巡回法庭建设。去年以来,辖区各基层法院在2个5A级景区、7个4A级景区设立旅游巡回法庭9个。旅游巡回法庭采取两种工作模式,一是在“小长假”“黄金周”“节庆日”等旅游旺季,各法庭安排2名法官全天候值班,开展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案件受理等业务;二是在日常时间,开通旅游维权“直通车”,采取“110”司法服务新模式,公布服务热线电话和法官的联系电话,委派旅游局、司法局工作人员或者人民调解员坐班,开展普法宣传和接待来访群众。去年以来,共调解处理各类涉旅游纠纷40余起。

同时,为践行“让信息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的承诺,在旅游法庭张贴二维码,大力宣传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小程序“新疆移动微法院”,由法官现场讲解网上立案知识,演示操作立案流程。去年国庆期间,各县(市)人民法院通过景区旅游法庭,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发放法律宣传资料,在旅游商品买卖及餐饮、住宿、乘车等方面向游客耐心讲解法律常识,解答游客提出的法律问题,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旅游巡回法庭建在景区的特殊优势,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司法建议,督促相关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责任。

2020年以来,杨毅鹏同志继续加强法庭工作机制建设,先行一步,探索和谋划在3A级景区设立旅游巡回法庭(法官工作室)4个,走在了全疆法院系统的前列,得到自治区高院充分肯定。

援疆工作已过一年,杨毅鹏同志颇有感触的说道:入疆工作以来,我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新疆的特殊环境和现实情况,我看到了广大新疆干部为群众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付出的巨大努力,舍小家为大家,这种精神教育了我,只有真诚虚心地向新疆干部群众学习,才能认识并理解新疆,才能将内地的先进经验、做法与受援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找出援点、伸准援手。

今次

援疆路

铭记于心中

白山

赤子心

一生北疆情

杨毅鹏的援疆故事

仍在继续



 

  责任编辑:吉林高院新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