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幽门螺杆菌 你的体检中有这一项吗?

04.11.2015  08:11

  11月2日,长春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一家事业单位的体检分析表显示,194人参加体检,101人幽门螺杆菌抗体为阳性,就是说52%的员工都存在胃部细菌感染的情况。

 

  “这是一种消化道细菌,多寄居在胃里,能引发多种胃部疾病,还有致癌风险,多是长期在公共场所集体用餐感染的。”体检中心主任孙艳介绍。

 

  ■体检  口气重、饭后总胃疼 小伙儿查出幽门螺杆菌

 

  35岁的孙先生就是这家事业单位的员工。“呼气试验”是今年新增的项目,用来检测幽门螺杆菌是否感染的。先口服胶囊,静坐一会儿,然后对着吹气管轻松吹口气就完成了。

 

  医生说,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口口传播,在公共场所集体用餐就能感染上,经常在单位食堂吃饭的孙先生心里咯噔一下。抬头看到诊室墙壁宣传板上写着“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第一类致病因子”时,更坐不住了。

 

  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这是孙先生拿到的检测结果。“我平时胃就不好,有口气,还总是饭后胃疼。没少吃胃药,可总是不见好,这是不是先期症状啊?还能治好吗?”孙先生连珠炮似的发问。

 

  ■现状  北方检测的人数少 但检出率很高

 

  据孙艳主任统计,今年来市中心医院体检的1万余人中,检测幽门螺杆菌的不到十分之一,但检出率却高达50%以上。

 

  “在南方,幽门螺杆菌检测几乎是体检的必检项目,而在北方却一直不受重视。”孙艳主任拿着一家事业单位的体检分析表,“这家单位共有194人参加体检,101人查出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换句话说,52%的员工都存在胃部细菌感染的情况。”孙艳主任说,很多查出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的人都跟孙先生一样紧张、恐慌,其实这些反应大可不必。

 

  “一般情况下,普通聚餐是不会让人感染上幽门螺杆菌的,一旦感染也可以通过药物彻底根除。”遇到前来咨询的人,孙艳都指导他们去消化内科复检,遵医嘱用药。“口服三种药物半个月后复査,转阴率很高。”孙艳说,有一家证券公司连续三年都来市中心医院体检。“他们的员工基本都在食堂吃饭,第一年幽门螺杆菌检出率达到了90%,但通过消化内科医生的干预治疗,第三年体检时,检出率下降到了10%。

 

  幽门螺杆菌是怎样侵蚀人体的?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脾胃病科主任王晓岩说,正常情况下,胃壁有一系列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能抵御经口而入的千百种微生物侵袭,但幽门螺杆菌几乎是能够突破这一天然屏障的唯一元凶。当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胃内环境会变成碱性,刺激胃细胞分泌胃酸。在胃酸和幽门螺杆菌分泌毒素的共同破坏下,胃肠粘膜逐渐出现溃破。胃、十二指肠就是在胃液变成极度酸性时,粘膜被胃液腐蚀,导致病变发生。同时,幽门螺杆菌入侵人体后,还会在胃上皮部位黏附,释放多种抗蛋白质酶,从而引发胃炎。

 

  幽门螺杆菌还会在口腔内寄生,特别是牙菌斑里含量最多,引起顽固性口臭。幽门螺杆菌重要毒性物质尿素酶可以分解口腔内的尿素等物质产生难闻的、严重的氨气味。

 

  幽门螺杆菌症状:反酸、烧心、胃痛、口臭

 

  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症状,因为它可以诱发胃泌素疯狂分泌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同时,幽门螺杆菌还能够引起慢性胃炎,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

 

  生活中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也成了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罪魁祸首。比如家长习惯用嘴咀嚼食物喂孩子,深度接吻也容易导致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

 

  “幼儿园、学校里的儿童、学生之间的接触及路边摊位的不洁食品等,都可引起幽门螺杆菌感染。”王晓岩主任说,有的患儿感染后无任何症状,但有的会出现反复发作性腹痛、呕吐、缺铁性贫血、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有些患儿还伴有体重下降、生长迟缓或抵抗力低下等表现。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相应症状时,应尽早来医院就诊,争取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幽门螺杆菌虽然难以自行清除,但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根除。”王晓岩主任说。幽门螺杆菌在人群的感染率可高达50%,且有很强的传染性,可通过使用不洁餐具、交叉感染造成,所以一旦家人有被感染的,吃饭时应注意分餐。  (记者/董春梅 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