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梁启超信件等百余件名人手迹现身长春(图)

20.03.2015  11:10
胡适致陶维正的信 - 新浪吉林
来源: n.sinaimg.cn
胡适致陶维正的信

  近日,在吉林省图书馆展出的近现代学人手迹原件,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除蔡元培、徐志摩等知名文人学者的信札以外,吉林省张伯驹也在展出之列。昨日,记者联系到这些信札的收藏者赵胥先生,循着信件中的故事,找寻其中蕴藏着的时代印迹。

   名人信札展现本人真性情

  2014年10月末,一场名为“‘私人话语’——朴庐珍藏近现代文人学者手迹原作展”的个人收藏展在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展出的180余件近现代文人、学者的手迹原件,全部是青年收藏家赵胥的个人珍藏。赵胥所藏的近现代文人学者信札墨迹达千余件,涉及内容颇为广泛,家庭琐事、评论时事、学术探究、品评掌故等,都由书写者随心而发,是本人真性情的表现。今年3月10日,赵胥从这千余件藏品中精选出100件,在吉林省图书馆展出。

  “戊戌变法”主将康有为和梁启超、教育家蔡元培,国学大师章太炎和王国维,著名诗人徐志摩等等,这些代表着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高度的文人学者,其书信都出现在了这次展览中。胡适与人为善、平易近人的性格,向来为人称道,在胡适致好友陶孟和先生的长女陶维正的信中,更透露出他的温和以及对孩子的关爱。“你是很好的孩子,不怕没有进步,但不可太用功,要多走路,多玩玩,身体好,进步更快。你有空时,望写信给我,随便你说什么,我都爱看。”满满一页,皆是此类话语,看了令人心生暖意。

  赵胥介绍,梁启超的信则是写给当时的司法总长孔昭焱的,内容是关于议会要探讨的经费、任命等问题,体现出当时政府制定法律时自由、民主的态度。

  在国学大师王国维1923年写给长子王潜明的信中,内容是关心王潜明在上海的生活,同时还问及孙女的身体如何等等,言辞细腻。“从这封信里,能够看到王国维这样一个大学者,事无巨细、考虑周到的慈父形象。”赵胥说。

  此次来吉林,赵胥特别挑选了几位与吉林省有关的名人书信展出。其中包括曾任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的张伯驹先生,展出的是他写给当代著名词人张牧石的四首词,二人间相互诗词探讨。张伯驹与张牧石交厚,张伯驹女婿楼宇栋在编著的《张伯驹词集》再记中写到:“先岳夫晚岁与词友之间来往比较频繁的,首推津门张牧石先生”。

  小小书信蕴含巨大文化价值

  “收集到他们的手迹,让我觉得与他们贴得更近了。”赵胥也认为,这些文人学者的信札墨迹是研究其学术思想、人生经历和所处社会历史的第一手文献资料,也是中国数千年文脉之所在。“收集起来,能够学到更多知识,同时也能够了解到这些学者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赵胥说,近现代文人学者信札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也是具有极高价值的。又因为这些信札均为“存世仅此一件”,往往成为价值连城的孤品。赵胥也提醒广大市民,展览即将结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去观展。但是希望大家在观展的时候,多去探讨这些书信的本质,而不是只关注其中的经济价值。“我认为只有文化价值最大,这些手迹原件作为艺术品也好、资料也好,能够更长久的传承下去才最为重要。

  城市晚报 记者 卢玉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