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林业局“因虫施策”严防严控森林病虫害

23.03.2016  11:45

  根据全市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结合以往防治经验,通化市林业局在注重新型药剂药械和各种防治技术的基础上,紧扣当地有害生物防治现状,制定了栗山天牛、美国白蛾、银杏大蚕蛾、森林鼠害等十二种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措施,切实保护全市森林资源安全。

  一是突出营林防治措施。根据栗山天牛等蛀干害虫特点,在栗山天牛防治措施中重点对生长过密、危害较轻的林分采取营林抚育及卫生伐措施,以此改善林内环境。对危害较重的林分采取皆伐措施,降低虫口密度。成虫羽化高峰年集中采取人工诱捕措施,降低成虫产卵量,进一步控制危害范围。

  二是突出人工、物理防治措施。针对食叶害虫发生区域,重点突出人工、物理防治措施。在初冬及冬末清理树根周围,集中捕杀越冬幼虫。也可在幼虫上树前在树干基部至距地面1.5米处绑毒环,阻隔幼虫上树通道,以此达到降低食叶害虫危害的目的。

  三是突出生物防治措施。食叶害虫及部分枝干害虫,除打孔注药、粉剂、烟剂外,侧重更加环保的生物防治。如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到化蛹初期,可施放白蛾周氏啮小蜂,在9月银杏大蚕蛾雌蛾产卵期,释放赤眼蜂,对防治银杏大蚕蛾有一定效果。

  四是突出无公害化学药剂措施。为确保环境安全,防治措施中禁用有剧毒、有残留的药剂,改为低毒、低残留或无残留药剂。在使用方法上以打孔注药、定向施药为主,避免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污染。如在人群较近处采用药剂防治措施,必须在醒目位置设置警告标识,以防止人畜伤害。(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