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村示范全域提升 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显著

18.12.2014  11:45

      隆冬时节,走进双阳区奢岭街道徐家村西河沿儿屯,只见笔直的水泥路宽阔平坦,道路两侧干净整洁。蔚蓝的天空、整洁的村路、红顶的民房、袅袅的炊烟……勾勒出一个“童话里的小村庄”。

 

我们屯原来可没这么干净!”西河沿儿屯屯委会主任李宝华说,以前,环境卫生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屯。去年,屯里成立了屯委会,第一次会议上,大家就提出了治理环境卫生问题,并商议制定了相关保障制度。今年,在全市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月活动的推动下,屯里探索形成了“片长机制”,屯委会成员包保到户,重点解决片区内住户的门前卫生问题;屯委会带领全体村民建了两个垃圾投放站,制定了“每家自备垃圾袋收集生活垃圾,自行倾倒至垃圾投放站”的屯规。渐渐地,村民们养成了垃圾定点投放、雨雪及时清扫的好习惯。

 

今年,我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制定实施了《长春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今年年初以来,按照“百村示范、配套推进、城乡一体、全域提升”的工作思路,我市重点建设了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其中省级重点村72个、市级重点村28个;整合10个部门11个农村环境建设项目,集中投入、配套推进。城区和开发区所辖村率先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实现农村环卫设施、保洁员队伍、日常保洁制度全覆盖。

 

同时,在全市集中组织开展了春、夏、秋三个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战,仅3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全市就投入环境整治资金2616万元,出动人员25万人次、车辆57800辆次,清运垃圾40万立方米,清理柴草垛3万个,维修道路1700公里,栽花13万株。目前,集中整治活动收效显著,县域所有村全部实现“消灭垃圾围村”目标,农村环境卫生管护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为切实提升农村环境建设水平,我市累计投资9784万元,在72个省级重点村和28个市级重点村实施了199个“龙头项目”,其中垃圾处理项目64个、农村道路建设项目29个、路边排水沟项目58个、休闲广场建设项目19个、农户围墙改造项目12个、路灯项目6个、村部建设项目3个、村庄规划编制项目8个。另外,我市还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过程中探索出多种长效管理模式,如绿园区的“环卫下乡,城乡一体”模式,榆树市恩育乡红庙村的“村规民约,村民自治”模式,九台区的“政府扶持,多方共建”模式,农安县陈家店村的“农民新居,社区管理”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