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淘”火了村民乐了

24.02.2016  09:04

      没啥文化、不会电脑,已经65岁的农妇张大妈,在这个春节前夕也赶了把时髦:花108元通过农村淘宝,“”回了一双运动鞋。

      张大妈所在的通榆县新华镇农林村,往日信息闭塞、物流不通,随着电子商务的悄然兴起,村民生活正发生着可喜变化。

      日前,记者走进农林村农村淘宝服务站,见到店主于雪梅时,她正坐在电脑前忙得不可开交,为村民在网上选择货品、下单、支付。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除了平时经营着的超市商品外,还摆放着几台电脑,而货架上、地上堆放着很多还没来得及取走的村民们从网上淘来的“年货”……自从她的淘宝服务站去年11月开业以来,月销售额都在30000元左右。

      “有了淘宝太方便了,价格便宜、东西好,更不用背来运去。”说起村淘的优势,20多岁的张艳珍满脸幸福地说,往年春节买年货,她都要跑到镇上或者县城买,又要坐车又要运输很不方便,而眼下,她已经成为村里“农村淘宝服务点”的粉丝,结婚的大部分用品都是在这“”来的。

      据介绍,农林村村民以往购物主要是在村里的小超市或集市,时而去镇上和县里。现在村民在农村淘宝上购买,可以享受到货到付款的待遇,村民把网页上看中的东西告诉“村淘”代购人,下单之后先不用自己掏钱,卖家发货后,村民可以试用,觉得不错则付钱,如果觉得不合适,把物品交还给农村淘宝服务站即可。

      “在农村淘宝上购物就是有人帮买,有车帮送,这极大刺激了我们村的消费能力。“去年‘双十一’期间,我一天订单就4万多元,今年在农村淘宝年货节活动中,三天销售额就5万多元。”于雪梅说。

      农村市场成为新的蓝海,电商下乡成了不可阻挡的趋势。然而,对于于雪梅来说,有了今天的生意红火多亏了农信社的10万元贷款。十万元的贷款让于雪梅有了充足底气扩大库存,和电商网站合作,帮顾客垫款、购物的流动资金也更加充裕。“农村信用社不但在村屯建立助农金融服务点,还把支持电子商务和“农村淘宝”作为支持三农发展的突破口,重点对参与电子商务融资困难的贫困村、贫困户予以扶持。”新华镇农村信用社相关负责人表示。

      农村电商的交易路径,即下行“工业品下乡”和上行“农特产品”进城。现在快递都能到家门口了,许多村民希望通过电子商务将自家的农特产品“推出去”。于雪梅正计划用贷款资金收购村里的土特产,给城里人提供特色年货,帮助村民将优质的农产品推介到网上,卖上好价钱,让自己的“农村淘宝”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