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溪之变

21.09.2018  15:52

   一任接着一任干 一张蓝图绘到底

  木兰溪之变

 

  走进福建莆田城厢区肖厝社区,就看到一只深70厘米、最宽处1米多的椭圆形大木桶,摆在一楼大厅……

  “这是以前我们家家户户必备的‘宝贝’:一是腌菜用;二是能救命。”社区党支部书记谢金坤告诉记者,肖厝社区紧挨着莆田“母亲河”木兰溪,“木兰溪治理以前,几乎年年发大水。洪水一来,菜地被冲,人也没处躲,就得用这腌菜桶装进老人、小孩,年轻人游水推着逃生”。

  一转眼,将近20年过去了。当年的肖厝村成了城市社区,群众住进电梯楼,腌菜桶大多用不上了,年轻人甚至没见过。“我得留下几个,要让后来人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就始于那一年的治水。”谢金坤说。

  从1999年开始,在时任福建省领导的习近平同志主导和带领下,莆田开启了木兰溪治理进程。

  其间,历经四期工程、几届班子,治理工程坚持不懈并深化拓展,全面实现习近平同志当年提出的“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目标。(上图为木兰溪全景。资料照片)

   水患频仍伤民生

  “木兰溪流经我区阔口顶地段弯弯曲曲,每年汛期总要祸及我区……近来据说,上级政府再度重视,已初步定出三个裁道方案,即大裁、中裁和小裁……我们认为大裁乃上策也,如采取后两种方案,只是苟且办法……

  这段文白相兼的坦直文字,出自1992年初莆田市城厢区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第27号议案。议案的主笔人林国栋彼时刚刚卸任下黄村村委会主任,但还担任区人大代表。“一直盼着木兰溪治理工程开工,我就找了周边同是低洼村的11名代表,一起署名后提交了议案。

  木兰溪发源于福建戴云山脉,一路东流入海,哺育着莆田大地。然而,旧时莆田多灾。因东邻大海,地势低洼,凡涨大潮时,海水回头倒灌,盐碱灼地。木兰溪夹山而出,绕谷而行,弯多且急,河道狭窄,下游安全泄洪量仅为每秒1000立方米以内,易发洪水。

  下游70个建制村几乎年年遭受洪灾,下黄村便是其中之一。每年6至9月,村民们都提心吊胆过日子,“家家筑有挡水之室,户户常备浮水之具”。林国栋说:“那时候,早稻只敢种60天内成熟的低产品种,吃菜多得腌渍而存,以防断青之时。

  其实早在1957年,木兰溪治理工程就曾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因其工程技术难度大,虽5次规划、两度上马,终无结果。莆田也由此成了福建全省设区市中唯一的“洪水不设防城市”。

  1999年10月中旬,一场台风过境,暴雨猛涨,木兰溪转瞬成灾。一夜之间,全流域倒塌房屋近6万间、被淹农田45万亩,近3万群众转宿他居、2万学生被迫停课……

  10月17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同志赶赴莆田指导救灾。在木兰溪决口的荔城区张镇村一带,面对当地干部群众,他语气十分凝重:“是考虑彻底根治木兰溪水患的时候了!

   科学治理解难题

  如今年逾古稀的汤金华,1997年起曾任福建省水利水电厅厅长,当时接手的最重要工作就是全省“千里江堤”建设工程。

  福建自古台风、暴潮、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1994年起,福建省委和省政府沿海岸线组织开展“千里海堤”建设,1997年全面完工。人马未歇,便挥师西进58个山区县(市、区),沿着“五江一溪”(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赛江、木兰溪)两岸,修筑、加固一道“千里江堤”。时任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主管全省农林水工作,木兰溪治理的报告摆上了他的案头。

  特殊的自然条件,给木兰溪治理带来技术难题。软基河道、弯多且急、冲刷剧烈,建设一道能抗御30年一遇洪水的堤防,工程技术上必须“裁弯取直”,但这会给水系生态带来一定影响,于是便有多个裁弯方案之争。

  “1998年,按照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既要保障安全、又要维护生态、还要考虑发展的治水理念,我们成立木兰溪治理专家委员会,最终论证通过了‘改道不改水’的裁弯方案,并决定在张镇村搞个技术试验段进行测试。”汤金华回忆说。

  1998年末,根据“裁弯取直、新挖河道”的治理工程方案,省水利水电厅技术部门为木兰溪治理设计了一套施工技术方案。可时任莆田市水利局长的李祖燕一看,提出不同意见。“这套技术方案采用的是常规‘搅拌、灌沙、固结’的方法,忽略了木兰溪软基淤泥含水率高达近70%的特征。在这样的基础上施工,堪称‘豆腐上筑堤’。

  双方互不相让。1999年1月29日,莆田市政府领导带着市水利局总工程师,向习近平同志当面汇报了技术方案争议情况。习近平同志认为,到底如何决策,还要听取水利专家的意见。

  当年4月1日,在基层调研的习近平同志了解到福州正在举行一场全国水利系统的学术会议,便让汤金华赶紧带着莆田市的同志到会上“找更权威的水利专家,帮忙共同攻克难题”。时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窦国仁和妻子联袂接受了这一课题,并在南京水科院建立起国内首个“软基河道筑堤”物理模型。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同步进行,木兰溪治理工程的技术准备进入了倒计时。

  12月14日,习近平同志第二次来到木兰溪,直赴正在进行治理试验的张镇试验段,检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我们采用‘明沟降水法’代替‘管井降水法’,也就是将新挖河道的淤泥进行晾晒,经过技术处理,用于堤防填筑,再用‘软体排’压进堤基,以提高固结、增强堤身、防抗冲刷。虽然这个方案会延长施工时间,但新挖河道与筑堤工程同步建设、就地取材、就地平衡,既不占耕地,又减少生态破坏,成本也能大幅降低。”汤金华介绍说,正是在习近平同志的正确指引和跟踪督促下,经过专家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终于为木兰溪找到了治理“良方”。

  12月27日,习近平同志将当年全省冬春修水利建设的义务劳动现场安排在木兰溪,并与当地干部群众、驻军官兵6000多人一道参加了义务劳动。习近平同志现场嘱托当地干部群众,一定要使木兰溪变害为利、造福人民。

  “我们要始终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2002年3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全国两会期间介绍说,经过4年奋战,福建省“千里江堤”建设任务超额完成,保护了全省28%的人口和52%的工农业总产值。

   一任接着一任干

  征迁难、筹资难,是木兰溪治理工程所面临的又一道难题。

  “万事开头难,破难看党员。”现任城厢区霞林街道下黄村党总支书记徐国贤,当年是村委会干部,家住吴墩自然村。他第一个站了出来,不仅带头迁出自家1亩2分地,并且公示让群众监督。一周内,吴墩自然村62亩土地全部完成征迁。

  木兰溪一、二期主干流段治理完毕后,裁弯9个,河道从16公里缩短至8.64公里。2006年,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和洪水痕迹调查,这一年的“碧利斯”台风给木兰溪带来每秒2300立方米的流量,但未引发洪灾。

  随着两期治理工程实施完毕,木兰溪实现洪水归槽,留下的旧水道变成了人工湖,起名叫“玉湖”。

  “名字听着挺美,可当时什么基础设施都没有。周边还有9个村,3933户、1.6万多群众,乱扔垃圾、倾倒污水现象普遍,玉湖一带形成脏乱差的城中村。”现任荔城区政协副主席郑宝硕,2010年起兼任玉湖新城片区改造建设办公室主任。他介绍说,玉湖新城规划面积6768亩,开办经费只有5000万元,“打个喷嚏就没了,以后的钱到哪儿找着落呢?

  2011年6月,木兰溪防洪工程实现全面闭合,但木兰溪的治理并未结束。根据莆田市提出的全流域防洪、生态、景观综合治理方案,水利部将其纳入全国中小流域治理规划。这一年,福建省委和省政府也特别批准“允许将木兰溪治理后纵深2公里土地出让收益,提取10%继续专用于木兰溪全流域综合治理”。

  郑宝硕的心里踏实了,“要想把这张美丽的蓝图绘到底,就得信心不动摇、政策不松劲。

  2013年,莆田市政府以专题会议纪要形式明确:玉湖片区内,市财政土地收入的80%必须用于玉湖新城改造建设,且专项使用、封闭运行。“截至目前,木兰溪防洪工程及生态治理累计投入近50亿元。”郑宝硕是“老财政”出身,算账是其强项。

  整个玉湖片区目前已全面完成5个村的改造,张镇村就是其中之一。清晨,玉湖之上,微风拂过,湖草摇曳、鸥鹭翔鸣,“当年参加义务劳动时可真是想不到,苦了一辈子还能过上这样舒心的日子!”村民傅石雄说。

  随着木兰溪治理工程实施,下游399条内河与木兰溪互联互通,形成65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2016年,莆田成为福建省首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治水引来百业兴

  今年春节一过,陈自强迎来一桩喜事:他和兄弟创办的鞋业模具公司正式开业。“开发区正准备建设鞋业特色小镇,虽然我们公司的规模还很小,但在整个开发区里是最早转型采用3D打印技术制模的,未来能有更大发展。

  陈自强是林国栋的大女婿,他所说的开发区名叫华林经济开发区。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催动福建沿海开办工业园、开发区。彼时,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也跃跃欲试,创办了华林经济开发区的前身——乡镇民营工业园。

  郭氏(福建)、莆田力奴两家鞋业公司是最早入驻华林经济开发区的企业,经历了1999年第14号超强台风引发木兰溪洪水的场面:一楼全部被淹,仓库全部进水,原料全部损毁,两家公司损失数百万元。

  找到开发区管委会,两家公司同时提出“增建防洪设施”要求。管委会的人一摊手,道出实情:开发区建设之初,水利部门就提出要求并帮助做了防洪规划。但我们算了一下,要按规划彻底解决防洪问题,光这部分投资就超过开发区基础设施投入。“我们投不起,除非整个木兰溪都能够治理好。

  “那不是天方夜谭吗?”两家企业负责人的心凉了。

  那次惨痛经历,让两家企业有了不同选择:前者后来只把鞋业部分继续留在莆田,其他项目转到外地拓展;后者决定整体留下,搬到园区更高的一处地段重新建厂。

  2006年,木兰溪第三期治理工程推进到了华林经济开发区段。“没想到,当年的‘天方夜谭’如今成真了。”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蔡国贤的脸上写满自豪——当年只有70家企业、30多亿元产值,现在发展到360多家企业、200亿元产值。建设鞋业特色小镇的计划一出,吸引了更多企业,郭氏、力奴公司当仁不让,成了首批参与者。

  清清木兰溪,悠悠母亲河。“历经近20年接力治理,我们终于实现了习总书记当年‘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嘱托。”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告诉记者,“这20年的经历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方能实现绿色发展。”(记者 赵 鹏)

莆田接力治理木兰溪
   近二十年久久为功,Ccnews.Gov.Cn
习近平帮我们挖“穷根”
  “过洋村能有今天,多亏了习近平同志!当年,Ccnews.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