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燃煤说”能推动治霾步伐

09.12.2014  13:06

原标题:期待“燃煤说”能推动治霾步伐

  12月8日,中国气象学会大气成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表示,不清洁能源煤炭的使用,是我国雾霾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这个不清洁的能源,最主要的是指煤炭。(今日本报B04版)

  近年来,如同梦魇一般,雾霾笼罩了我们的生活。每个人也都明白,你骂或者不骂,雾霾就在那里,直到真的能想出办法来驱逐它。如今,终于有专家指出雾霾产生的根本原因。这“根本”二字我们已经等了太久。在此之前,虽然雾霾持续数载,但其罪魁祸首迟迟没有定论。有人说是“煤烟型污染”,有人说是汽车惹的祸;还有人说,因为炒菜……

  “燃煤是雾霾产生最根本原因”,希望这一答案能够推动治霾工作的进展。如同张小曳在报告中所言,烧秸秆、餐饮、放鞭炮在特定时段对污染有“贡献”,但它们绝不是污染形成的决定性因素。燃煤对以雾霾为代表的大气污染形成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事实上,早在2013年1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李俊峰就曾直指中国当前环境治理问题的主要源头,他认为,在世界版图上,煤炭消费区与雾霾污染区高度重合,这说明要控制雾霾必须“革煤炭的命”。

  而压减燃煤首先要抓重点,对企业的燃煤锅炉实行煤改气。这也是许多城市正在做的选择,很多企业燃煤锅炉煤改气后,空气质量也的确大大好转。不过,伴随而来的是一些矛盾,比如“煤改气”会引起企业成本增加,城市储气库不足,等等。这需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也需要政府通过税收、环保等优惠补贴政策予以支持,只有政策配套到位了,才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只有相关配套设施建立完善了,价格机制理顺了,操作起来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在抓好重点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小而散的燃煤污染源。近年来,用小锅炉、“土暖气”取暖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也是不可忽视的燃煤污染。探索如何建立配套取暖设施,让“煤改气”下乡,这也是政府部门应该做的。

  此外,还要加快发展新能源,做好燃煤的替代工作。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做这个工作,中国煤炭消费比重正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这样的速度显然太慢。形势无疑是严峻的,如何解决,这考验政府部门的智慧和能力,也是督促每一个人做出自己的努力。任何有良知的人都该明白,治霾是最不该推诿的事。因为对我们来说,空气是最大的刚需。

(责任编辑:章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