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翻书脚踏花开 农博会农耕馆里好玩的不少

06.08.2015  07:49

每年的农博会,农耕民俗馆都是必须去的地方,里面有6000余件历史文物、传统农具和大量的微缩景观,让你了解关东地区悠久的农耕文化。不过今年的农博会,农耕民俗馆里增加了不少电子玩意儿,像智能翻书、体感互动系统,将现代与传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8月14日-23日,有机会一定要到农博会去逛逛。

 

智能翻书手一挥便知馆中内容

 

来到农耕民俗馆,乘扶梯来到地下展厅,一本“”呈现在眼前,说是书,却不用翻,只需用手一挥,书会自动翻页,通过这本书,便能够了解展馆的内容。“这本书是智能的,放在这里,能够引起参观市民的兴趣,想了解什么内容,挥挥手就看到了。”工作人员介绍说。

 

今年的农博会,除了智能翻书外,农耕民俗馆里还增加了体感互动电子系统,在展馆中间的一块空地上,原本静静的什么都没有,棚顶一束光照在地上,可当游客走过时,脚踩过的地方立刻花开朵朵,地面上呈现出一个大花园。“这地面的图案还有多种变化,有时会是个池塘,游客走过,鲤鱼纷纷躲开,有时会是个足球场,脚踩过的地方,足球立刻滚到别处,像踢球一样,相信小朋友们会在这里玩得很开心。

 

在另一处互动处,参观者可以通过体感电子互动系统,在一块屏幕前,体会春、夏、秋、冬,让你在一天内体会四季变化。

 

各族民居呈现东北原味

 

在展馆的右手侧眼前是一片建筑,老东北人一看就能看出,这些建筑是东北各民族的传统民居,汉族、满族、朝鲜族民族特色明显。

 

满族民居什么样?有句顺口溜就能概括,“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在农耕民俗馆里,满族民居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民居微缩景观里建有锅台和火炕,火炕与烟囱相通,烟囱为圆状,设在东西两侧,拔地而起,高过房檐头,正房窗户为上下开合,外面糊纸,并能开合吊起,“这些都是按照传统的满族民居,进行复原建成的,让人看到一下子就能回到过去。

 

农耕生活展区还有朝鲜族民居、汉族民居等景观,民居里的展品都是实物,是工作人员花了很长时间从各地地‘淘’来的,至于朝鲜族民居、汉族民居与满族民居有什么不同之处,等农博会期间,市民可以仔细对比一下看看差别之处,在这里转一转,可以带着孩子讲述您儿时美好的回忆。

 

开幕当天有书画家现场作画

 

除了一些原有的展品,农耕馆里还新增了一样展品,在展馆中心有一顶花轿,乍一看,花轿高不到1.7米,两扇木门约半米,整个花轿木顶木门,古色古香,这么小的花轿,怎么迎娶新娘呢?

 

工作人员介绍,古时候新娘出嫁时只有十四五岁,“馆藏花轿是清朝时期的,普通人家用来迎亲用的,只须两人抬,花轿种类及样式繁多,因各地的习俗、贫富及主人的身份而略有不同。

 

这顶花轿罩轿子的帷子选用的大红色的彩绸,并绣有富贵花卉、丹凤朝阳和百子图等吉祥图案,缀以金、银色,以烘托热闹喜庆气氛,游客可以通过这顶花轿体会古时候的婚嫁文化。

 

此外,农博会组委会还将邀请中国美协30位画家创作的60幅中国画作品参展,举办“情系厚土--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并邀请8位画家在8月14日展会开幕当天现场作画,对中国画感兴趣的观众朋友可千万不要错过。

 

2018年吉林省“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在省博物院举办
  2018年吉林省“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文化厅
省文化厅召开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5月16日,省文化厅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文化厅
省文化厅传达贯彻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精神
  5月14日,省文化厅召开基层党组织书记会议,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