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映红了架其村

21.08.2015  09:42

  一排排彩色的临街栅栏,一盏盏挺立的太阳能路灯,一幢幢清新整洁的民居院落,昔日的老旧小村屯,发生的巨变令人惊奇。这就是镇赉县镇赉镇的架其村。当晚霞染红了原野,在修葺一新、宽敞靓丽的广场上,村民们在欢快悦耳的锣鼓、唢呐声中扭起了丰收秧歌,跳起了时尚的广场舞,一派幸福祥和的景象,让路人看到了人和景明、富丽丰采的一幕。

  架其村临近县城南9公里。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充分利用近郊优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盯住城里人的菜篮子,大田、蔬菜产业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去年全村人均收入8560元,其中瓜菜人均增收2000元;村里引进乳业和鸭业两个项目,构建养羊、奶牛和蔬菜大棚三个园区,一个农菜并举、畜禽兴旺的产业链初具规模,助推了集体和村民的增收步伐。去年,该村在白城市第五届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被评为“模范集体”。村集体经济实力逐渐壮大,财力惠及民生、福利事业,敬老、扶老、助老工作都摆上优先位置。以搞好居家养老大院建设为重点,为农村留守、空巢、独居等老人创造一种互帮互助、关心照顾、热情服务、消除孤独的生活环境,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愿景,让子女安心、老人开心、政府放心。

  用足政策送温暖。近些年,村党支部认真落实保障老人权益方面制定的优抚政策。目前,全村65岁以上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老人全部申报享受最低保障待遇,居安工程让老人们都入住砖瓦房。多年在外回乡的老人也盖上了新房。75岁的刘忠有,单身一人在外谋生,老了无人照顾。回村后,村里帮助盖了40平方米的砖瓦房,有了终身养老之处。村里对老人在低保评定、危房改造、生活救济方面实行优先,使他们衣食无忧,颐养天年。去年村里为老人盖房,在工时、土方、建筑材料上投资10多万元,占全部集体经济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完善设施送温暖。村里建立了居家养老大院和卫生所,村部设置“一站式”服务大厅和为老年人服务的休息室、棋牌室、日间照料室,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和文化娱乐服务。在这里下棋对弈、看书读报、喝茶聊天。广场上的健身器械,为老人们健身提供便捷服务。

  入户走访送温暖。村党支部和村委会8名干部每人包保两户老人。入户走访调查了解生活中的困难和难题。年节期间,每家必访,慰问入户送米、面、油和补助款,把温暖送到炕头、心头。72岁的复员退伍军人于贵,当铁道兵期间开山凿洞,腰腿落下了风湿毛病。村干部经常帮助他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老人说:“村干部比儿女想的都周到。”家访时,村党支部书记、老年协会会长吕风波了解到一位86岁的老人与儿媳发生了争执,关系闹僵,他努力说和解劝,还请副会长周云成到家里耐心调节,关系和解了,全家人又过上了舒心的日子。村民和睦,邻里友善,近10年来,全村无治安刑事案件发生,无越级上访户出现。

  扶困解难送温暖。架其村现有人口1058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45人,占13.6%,超过了老龄化标准。而且全村30岁以下的青年人,除上学、外出打工仅剩下10余人。该村将扶老、助老、养老工作视为对外出打工人员的支持,使他们无后顾之忧。还吸引外流人员回乡创业。67岁的时常有家儿子患严重肝病,无劳动能力,医治费用高昂,生活拮据,土坯房濒于倒塌。村党支部书记吕风波主动与他结成帮扶对子,帮他筹集资金4万元,自家筹借2万元,盖起了80平方米砖瓦房,全家人高高兴兴搬进了新居。春天种地村里又补助他2000元购买种子、化肥,一年生计有了指望。县长鲍长山下乡慰问自掏腰包拿出2000元送给老两口,老人双手颤抖接过钱感动的说:“党和政府比亲人还亲啊!

  该村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同时,还发挥“老有所为”、老庄家把式、科技种田的示范作用。刘万富种菜30多年,是远近闻名的高手。今年,他在4栋大棚里种了1400平方米辣椒,使用农家肥和少量生物肥,这种绿色蔬菜成了超市和饭店的抢手货。预计此项年收入可达8万元。看到社会对老人的关心、照顾和尊重,得到的是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老人们更爱家乡的一草一木,维护村里的环境整洁。自从村里修了水泥路,68岁的王景华和65岁的邹立福就成了常年义务清扫员和卫生监督员,道路上有垃圾就清理干净。冬天雪后,用扫帚、铁锹清除无人分担区域的积雪,自觉为村里卫生保洁出力。

  这就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架其村,在夕阳的映照下,晚霞绚丽多彩。相信,这里的老年人明天生活会更加温馨、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