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加速早入春 ——从一季度经济数据看长春发展新活力

07.05.2017  07:52

  拨开一帘细雨,吉林大地生机勃勃。随着气温回暖,省会长春的经济也在速度换挡的“细雨”中奋力爬坡过坎,坚定“入春”。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9%,规上工业增长8%,投资增长11.7%,消费增长9.8%,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0%。度过发展低谷期,长春经济重返发展快车道。

  成绩来之不易。总结一季度经济,部署下一步任务,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君正说:“长春经济持续向好,稳中有进,稳的基础在加强,进的力度在加大,好的势头在延续。

  精彩的首季开局,得益于全市在解放思想中的对标高位、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今年以来,长春市委、市政府面对依然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先锋、站排头”要求,起步即加速,打响了加快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又一季攻坚战。

  抢抓“三早”,项目建设春潮涌

  “项目是点,产业是线,经济是面。”落实全省“三抓”大会精神,长春市市长刘长龙在全市项目建设和服务业发展大会上提出要求:“深入谋划实施项目建设,抓住重点,找准主攻方向,抓住关键环节,确保项目建设和服务业整体推进和提升。

  抢先抓早战首季,自上而下抓包保,长春全力以赴推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遍地开花的项目汇聚成加快转型发展的春光图。

  4月的长春新区一派繁忙,中能东道新能源汽车项目工地钩机、铲车、重卡往来穿梭。从2月25日达成战略合作、项目落位到规模性开工,短短2个月,这个千亿级项目让人们再次看到了“新区速度”。

  这只是长春市抓“三早”的一个剪影。较比往年,全市重点项目开工时间提前了1个月。随着投资131亿元的一汽—大众奥迪Q工厂项目、投资280亿元的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项目的提前开复工,长春发展的“新气场”“新气势”“新气魄”更加凸显。目前,全市施工项目751个,同比增长27.5%,开复工率达52.8%。

  动手早带来进度快。一季度,长春投资增速继续领先东北主要城市。4月23日,净月高新区复华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工地,一期酒店部分已建至10层。相关负责人董雅军告诉记者:“2月14日复工以来,二期商业部分也已做完基础、水乐园建至地下二层,年底60万平方米的建筑将全部封顶。”与此同时,在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亚泰医药产业园等一批新兴产业园区项目带动下,长春市投资规模和增速大幅提升。前3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7%,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5和5.7个百分点,居东北主要城市之首。

  列数全市项目,结构优、规模大、支撑带动强的特点,来自于年初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振兴东北、“中国制造2025”、津长合作、吉浙合作等重大战略,力推项目建设的谋与为。目前,已开工的430个亿元以上项目中,6个超百亿元项目、143个超10亿元项目完成投资8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41%。

  新动能迸发,工业经济继续打先锋

  在长春经济大盘中,工业一向是优势、是支撑。自2016年3月企稳回升以来,长春工业强力带动全市经济一路逆势上扬。今年一季度,长春工业经济再攀新高,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502亿元,增长9%,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奏响凯歌的背后,是长春市委、市政府面对困境、创新突破的一系列新举措。

  加强要素保障,重点产业优势不减。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加强组织调控和要素保障,破解发展难题,保证了一汽、长客、亚泰等6户产值百亿元以上企业和30户重点企业正常运行。亚泰集团打破因压缩产能和调整产品结构带来的去年产值下降局面,降幅收窄4.7个百分点。因受设备调试影响而使去年产值增长仅7.8%的皓月集团,增速达20.2%。丰越集团产值也于去年11月份由负转正,今年一季度增长16%。全市汽车、食品、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实现增加值604.2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93.7%,增长7.5%。在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带动下,长春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8%的增长,增速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2个和3.1个百分点。

  加快培育新动能,转型升级提质提速。抓好传统工业的同时,长春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品牌化、支柱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为转型升级增添了新动力。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2.3%,高于全市工业3.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长17.8%,高于全市工业8.8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增长17.6%,高于全市工业8.6个百分点;小微企业增长16.8%,高于全市工业7.8个百分点;地方工业产值增长12.6%,拉动全市工业增长6.9个百分点。

  持续发力,服务业攻坚马力足

  拉长补短,让长项更长,让弱项变强。如今,随着服务业攻坚战略的持续实施,长春在继续做强工业的同时,服务业这块短板也在不断拉长中实现规模、速度、质量“三提升”,成为长春打造“经济量级升级版”的新引擎。

  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实现479.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到45.2%,新增量占全省的35%;服务业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达50%,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

  突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政策保障是前提。在统筹规划服务业空间布局基础上,通过多规合一,把空间、环境、功能、产业等规划有机结合,一张蓝图绘到底。同时,先后出台《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若干实施意见》《长春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试点区内服务业用地出让价格修正系数确认和监管实施办法》等政策,在资金、用地、金融、价格等方面,加大对大型商业综合体、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重点行业的支持力度,为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

  突出创新引领,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是关键。统筹布局,打造出万达商圈、生态广场商圈等一批全新服务业集聚区。华为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浪潮东北亚区域核心云数据中心、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双创基地等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先后落户。

  突出转型升级,提升服务业成长“内生力”是根本。通过引进一批、培育一批、做强一批,大力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壮大服务业市场主体,全市服务业蓬勃发展。2016年,全市服务业企业新进规上企业近1000户。如今,欧亚北湖购物中心项目、启明公司智能汽车和智慧交通项目、万达影视文化园等又一大批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

  稳中提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活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的关键。长春市优化结构开新路,转变发展方式求突破,催生出强大内生动力与活力,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从“”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

  “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显。去产能、去库存,关闭7座煤矿,淘汰煤炭产能117万吨、钢铁落后产能48万吨。一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138.1万平方米,增长34.4%。水泥产量下降14.6%。去杠杆同样给力,1至2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24个百分点。随着减免政策的落实,降成本收效亦很明显,企业财务费用下降32.1%。“”与“”之间,补短板力度加大,带来了县域经济新突破。一季度,全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510.8亿元,增长19.5%,高于全市10.5个百分点。

  企业经济效益大丰收。1至2月,全市规上企业主营收入1568.2亿元,同比提高24.7%;创利104亿元,同比提高24.5%。地方级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增长10%和18.4%。

  经济运行支撑性增强。从工业用电与生产指标匹配度看,全社会用电57.4亿千瓦时,增长6.3%。CPI温和上涨,3月份CPI上涨1.7%,一季度CPI累计上涨1.8%。

  转型突破克时艰,创新发展春色新。2017首季考,长春交上一份漂亮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