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区2015年年初确定85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

12.01.2016  10:47

抽到公租房的环卫工人笑得合不拢嘴。

市曲艺协会会员孙忠志,走进昌邑区二实验的“第二课堂”,开展一周一次的义务快板教学。

  昌邑区卫计局为环卫工人免费体检。

  昌邑区两家子乡温泉村开展“六清”整治后,村庄整洁秀美,田园风光无限好。

  农村“六清”,让村民们有一种住在城里小区的感觉;城市美化绿化工程,让市民居住生活得更加舒心;低保户有人关心有人帮扶,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困家庭买不起房子更不要紧,政府盖的保障性住房让他们圆了“有房梦”;孩子上学阳光分班了;有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了;即使自己没有一技之长,政府也免费帮着培训帮您找工作了……住房、就业、医疗、教育,每一件我们大家热切盼望改善的实事都实现了,每一件事关我们每一个人幸福生活的事都落实了,而这些改变对昌邑百姓来说,便是再快乐不过的事了。

  去年年初,昌邑区确定的十个方面85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开发城镇就业岗位2.1万个,新增就业1.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3万人次。发放低保资金1.1亿元、慈善救助款290万元。安全饮水工程受益1.6万人。改建农村公路29.8公里,新建改建桥梁8座。完成“暖房子”工程109.9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110户,分配保障性住房1242套,办理房屋所有权证2419户。

  改造棚户区37.1万平方米,回迁入住4334户。维修小区、巷路12.6万平方米。实施街头绿地改造13处,栽植各类美化绿化植物25.5万株。完成63个小区、633栋楼、4060个单元楼道整治工作,清运建筑垃圾残土4710立方米,拆除违章(法)建筑 1351处。

  投入2750余万元,维修改造校园校舍17.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率达到省颁标准。国家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工作有序推进,疾病防控和慢性病管理更加规范,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惠民政策,人口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投入438万元,建设文化大院小广场、健身路径、篮球场地等66个,举办各类文体活动180余场次。

  一项项惠民举措付诸实施、普惠民众,一个个民生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幅壮美的惠民画卷在昌邑大地上谱写绘就。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民生是发展之本,稳定是和谐之基’理念,竭诚尽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这句话白纸黑字地写在了昌邑区政府工作报告上,昌邑区也将千方百计增加民生投入,让辖区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真正做到体现民意、惠及民利、赢得民心。

   教育促均衡

  公平惠民生

  孩子,可以说是一个家庭的全部,承载着几代人的殷切希望,那么这就离不开一个人人关注的话题——教育。学校好不好,老师好不好,同学怎么样,这些都是家长们关心的重点。昌邑区结合实际,全力实施教育“阳光行动”,不断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推进学校招生入学工作阳光、透明、规范、有序,有效地促进了教育公平,社会满意度得到极大提高。

  教育是民生之基,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是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是民生支出的优先领域。近年来,昌邑区投入5724万元,全面改造农村及薄弱中小学校园校舍环境和设施,投入1700万元,不断实现现代教育装备的达标式配备。通过“干训、师培”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逐步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公开招聘新教师182人。

  该区重视硬件建设,更注重内涵式发展,通过“精细管理+特色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依托特色学校建设,实现办学模式与特色项目发展双突破。生态化绿色教育、生命教育、阳光教育、幸福教育、书香教育、闪光教育等办学理念在中小学校扎根实践,硕果累累;绿荫文化、蒲公英文化、小公民教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特色文化建设取得突破;足球、武术、曲棍球、射箭、美术教育等文体项目崭露头角,“一校一品,百校百貌”发展格局初具规模,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

  同时,昌邑区把特殊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作为衡量全区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大力实施“特殊家庭子女关爱工程”,实行“全纳”政策,保障全区各类少年儿童均能享受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五年来,全区通过各项帮扶措施,帮助特殊家庭子女5971名,总资助金额373.72万元。

   保障民生

  困难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发展经济、城市建设、招商引资等等每一项工作的最终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昌邑区一直坚持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大力气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自2011年昌邑区承担省社会救助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该区积极探索“两级管理,三级联审”的“阳光救助”管理模式。全区20个乡镇、街道和经济开发区相继成立“社会救助中心”,建设起“一站式”服务大厅。五年来,全区城乡累计发放低保资金4.3亿元,年保障城乡低保对象近2.8万人,城乡低保标准较2011年分别增长62.5%和93.7%,真正发挥社会救助主渠道作用,实现困难群众求助有门、救助及时。

  五年来,昌邑区共筹集救助资金277万元,救助人数累计达4000余人次;为全区低保困难家庭平价供应米面油近280吨;筹集善款678.8万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18.7万余人次;投入救灾资金近562万元,救助受灾群众1.8万人次。城乡低保边缘群体和低收入家庭的特殊生活困难得到了较好解决。

  2014年,昌邑区创新开展社区居民居家养老试点工作,采取“社区+社会力量+公益”的方式,在62个城市社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确定“基本生活服务、定期性服务、差异化服务、应急性服务、志愿服务”等五类服务标准,吸收社区内人才力量提供服务,探索鼓励社会力量进入社区,为社会提供全方位居家养老服务,截至目前,开展各类服务 23000余人次。

   医疗惠民

  晒出可喜“成绩单

  新建的村卫生室白墙红瓦,高大宽敞,窗户明亮,果真像模像样。走进卫生室,处处整洁清新,诊察治疗有条不紊,服务热情而周到,与在城里正规医院毫无二致——这就是昌邑区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鱼楼村的村卫生室。

  “大病看不起,小病扛到底”,这句反映过去城乡贫困家庭看不起病的真实情况的话,如今已被改写了。

  “你有医保吗?手术费报了多少?”新的拉家常关键词闯入百姓新生活。打工的不用羡慕“铁饭碗”,农村人不用羡慕城市人,过去的一年,昌邑百姓因医疗事业的发展而活得更自信,更有奔头。

  实事是实实在在的,实事是实打实的,实事是实事求是的,来不得半点虚假,来不得半点推托,实事既检阅了政府“执政为民”的能力,更是顺应了人民群众对发展的新期待,实事办好了、办实了,才能惠及民生、惠及发展,才能让人民群众更幸福、让人民群众更满意。

  “十二五”期间,昌邑区投入公共卫生服务资金8770万元,保证了全区居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建设了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农合大病报销限额提高到30万元;免费为群众提供11类43项服务,为全区0~6 岁儿童接种免疫规划疫苗及体检,为全区60 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进行健康体检,为1000 名重性精神病人免费送药等,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江城晚报记者/侯庆有/文 昌邑区宣传部供图 编辑/王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