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时期的意外伤害 长大后会有心理障碍

06.01.2015  14:15

原标题:寒假里可得看好这群“熊孩子

胶水粘眼、吞笔头、雪中玩耍冻伤……

有些伤害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影响

本报记者 于慧

寒假即将开始,孩子们虽然被课后班牵扯,但有的被“一锁了之”或只有老人陪伴,在家随心所欲。稍不留神,孩子磕碰时有发生。如果大人疏忽,暗藏危险的物品又成为伤害孩子的凶器。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医院的多个科室,梳理家庭常见却被家长忽略的危险因素。

发生在身边的事 别不当回事

胶水粘眼、外力伤眼角膜 视神经伤不起

4日,记者在吉大一院眼科了解到,调皮的孩子用它们粘住眼睛的事情也有发生。7岁的萌萌(化名)平时爱做手工,放假在家,勤快的小手更是闲不住,剪剪贴贴间小手工就完成了。看到孩子如此聪明伶俐,家长高兴不已。就在家人放心孩子独自创作时,胶水在孩子用劲挤的一刹那,从尾端猛击向孩子眼睛。听见孩子的哭声,家人发现孩子右眼已经睁不开。幸运的是送医及时,孩子角膜上皮未受损,视力也未受到影响。

爱打篮球的男孩子也要注意,胳膊肘碰撞很容易造成眼眶骨折。”吉大一院眼科副教授刘洋说。在她的接诊经历中,每到假期,初、高中学生眼眶骨折或者视神经造成伤害的也频频出现。

专家支招:据吉大一院眼科副教授刘洋介绍,异物造成孩子眼睛受害的事情时有发生,例如锐器伤、钝击伤、可燃物炸伤、化学性烧伤等,类似萌萌这样的眼部意外伤害案例每年该院都要接诊近百例。为此,刘洋建议家长,如果孩子眼睛遇到尖锐物扎伤,千万不能乱动,也不能自行处理,可以用一块干净的纱布盖住受伤处,然后到医院处理。如果眼睛遇到化学性烧伤,可用清水清洗半个小时以上。如果眼睛里飞进一些虫子等异物,一定不要用手搓,因为小虫子用手搓就会把它的体液揉出,对眼睛造成损伤,只需清水冲洗送医治疗即可。

病了4年 竟是笔头惹的祸

15岁的公主岭市男孩小鹏(化名)因笔尖惹出大麻烦。2014年年末,小鹏的父母来到吉大二院儿科。据介绍,从4年前开始,小鹏稍不留神就会发烧咳嗽,打几天消炎针症状立马消失,家人一直以为是孩子体质差。就在来长春之前的半个月,小鹏持续高烧39摄氏度,打消炎针也不见效,当地医院无法确诊便建议马上转院。经吉大二院儿科医生检查并结合CT片诊断,建议小鹏到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经过该科文连姬教授检查发现,在小鹏右肺下叶断支气管口处发现异物,通过局部麻醉手术后,竟取出一个长约6厘米的笔头。对于这个笔头是怎么跑进自己肺部的,小鹏回忆,4年前自己玩笔,不小心将笔头吞进去,不料竟给自己造成这么大的麻烦和痛苦。

专家支招:吉大二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文连姬教授介绍,气管异物患儿90%都在3岁以下,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因为花生米、瓜子和玉米。由于3岁以下的孩子磨牙还没有长好,咀嚼功能也不是太好,咳嗽、吞咽等自我保护反射还没有发育完全,再受到如大人逗、摔跤等情况影响,很容易将东西呛到气管里。孩子哭闹、嬉笑和跑跳时最好不要喂食物,不要让孩子将玻璃球、曲别针、橡皮擦及手中玩的小玩具含在口中,以防吸入误吞。如果吞下的是橡皮擦等无毒品,家长可观察孩子大便,看异物是不是能排出体外。遇到严重情况,如果异物较大而且嵌在声门上,则可能很快造成窒息死亡,家长要仔细观察并及时送到医院救治。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硬币、笔帽、质地较软的塑料小勺等异物也会成为凶器,最好不要把异物放在嘴边。

万一发生异物卡住气管,家长应该怎么办?记者了解到,如果是小宝宝,家长一只手托住孩子的颈背部,另一只手托住下巴,把小宝宝反过来,保持头部向下的姿势,用空心的手掌拍打其背部。如果是1岁以上的宝宝或是青少年,可以学《人在囧途》里王宝强那一招,用腹部快速挤压法排出异物,马上站到孩子身后,一只手握拳,放在肚脐上方的腹部,另外一只手握住这只拳头,向后做快速腹部挤压。每一次挤压,都可以为气道提供一定的气量,把异物从气管里冲出去。

烫伤、冻伤 哪样都危险

寒假期间,许多节日都聚集,吃上一顿火锅也成了许多人的首选。感受冰雪的魅力,约上三五好友来场户外运动,更是嗨到极致。然而,面对美味和运动时,如果防护不当也能带来致命伤。5日8时,长春烧伤医院烧伤科病房内,烧伤科主任吴华山主任正在查房,看着病床上因烫伤而遭受折磨的孩子,吴主任不仅心疼更要给孩子和家长鼓励。走出病房,吴主任叹气地说:“孩子已经受伤了,再责怪都没有用,不管啥时候,都要预防在先。

吴华山主任向记者讲述了他接诊的病例,不久前,三个家庭聚餐,大人围坐在一起吃饭,6岁、7岁、10岁三个孩子吃完饭在旁边的桌边玩,大人们忽略了这张桌子上没有撤走的火锅。一个寸劲儿,桌子被孩子们压翻了,火锅锅底正好洒在三个孩子身上。这次意外,造成三个孩子深三度烫伤。植皮加治疗,给孩子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对于三个家庭来说更是巨大的经历压力。

冻伤也不能被忽视。”说完烫伤,吴主任又及时提醒记者说。去年,他曾经接诊过一名初中生,这名学生玩雪时没有做足够的保暖,在雪里尽情玩耍后,就感觉自己的脚有些冻麻了。孩子以为缓缓就能没事,没想到脚趾却因冻伤而充血和水肿。“冬季外出玩耍一定要做好保暖,如果冻伤严重会有截肢的可能。”吴主任特别提醒说。

专家支招:吴华山告诉记者,对于严重烫伤,一定不要涂抹牙膏、酱油等,这样不仅不能缓解烫伤的疼痛,还会增加伤口感染的可能。另外,医生进行急救时,也需要花大量时间清洗被污染的伤口。身体一旦发生烫伤,最好的处理就是立即用凉水冲。不要直接扒开烫伤处的衣服,要连同衣服一起用冷水冲洗降温,或将衣服剪开检查其烫伤程度,防止直接扒掉衣服造成撕裂被烫伤的皮肤。要保持创面干净及水疱完整,或用干净的毛巾包裹伤处及时救医。

轻度的冻伤也能造成充血和水肿,如果冻伤达到真皮层,就会造成冻伤处数小时后起水疱,三度冻伤还会深达皮下组织,造成皮肤逐步变黑、坏死,严重情况则要截肢。“怎样才能及时挽救冻伤呢?”吴主任介绍说,轻度冻伤可以用体温温暖,但对三度以上的冻伤者一定不能用温度高的水处理,因为伤处受热过快会产生剧痛。当冻伤稍有缓解后,在伤处涂上冻伤药膏即可,然后用纱布或质地柔软的衣物轻裹患处。“自己处理不好最好别自做主张,及时就医最稳妥。”吴主任特别提醒说。

儿童时期的意外伤害

长大后会有心理障碍

根据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调查显示:在中国,意外伤害已经成为1岁至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平均每天近150名儿童因此丧生。通过长春市心理医院调查统计发现,儿童时期的意外伤害也可能导致成年时期的心理障碍。例如,孩子不小心摔了脑袋,看着没有头破血流,家长普遍觉得揉一揉就没事,其实这有可能铸成终生遗憾。

对于曾经脑部受损严重的青少年来说,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智商下降了。如果不及时引导,可能导致抑郁症,更不利于脑组织的再生和修复。”长春市心理医院副主任医师尹红影说。记得有个初中生小浩,假期里的一场车祸让他在医院脑科躺了两个多月,通过手术和康复治疗他已经可以正常上学,但他却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总觉得自己脑子摔过,比别的同学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脑科医院跟心理医院之间往返。通过最新国外脑神经与精神学专家的研究发现,头部损伤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影响可能涉及多方面,包括性格的改变、情感认知的障碍、脑部功能的缺损等,而这些影响往往可能伴随孩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