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水稻 江城初探

16.03.2017  20:39

      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磐石市石嘴镇增种了辣椒,桦甸市常山镇五兴村种起了中草药,船营区增加杂粮杂豆和果蔬面积……各路高招中,永吉县双河镇尝试的“旱田种水稻”,最为抢眼。

      据当地媒体报道:双河镇村一社有600亩岗地旱田,今年要改种水稻。记者早年就听农民讲过“旱改水三年美”的验方。但旱田改水田要有水源、要修渠坝,设施投入挺大,这里外一算账,不见得划算呀。不知双河镇那里具体是怎么做的。不能人云亦云,记者就此展开多方查问。

      双河镇村与双河镇同名。3月10日,记者采访了该村党支部书记成太植,他说村里一社的地早年曾是水田,后来社里很多朝鲜族村民出国打工,就把地流转给了邻村。邻村都是旱田,村民不熟悉种稻,就把水田改旱田了。

      2016年末,老家在双河镇的北京首信物权融资集团董事长、北京吉林企业家商会常务副会长李德强给镇里介绍了自己的朋友:黑龙江省虎林市农民付吉新。付吉新是团中央、国家科委认定的“全国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他的旱地水稻直播栽培技术,2015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发明专利。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付吉新成立了吉林省鑫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双河镇村一社签下了600亩旱田土地流转协议,拟启动岗地水稻旱直播示范园区项目。

      记者做了些民调,一些消费者有疑问:“旱地种的稻米能好吃吗?”记者就此采访了付吉新。他说:虽然是在旱地,但他种的仍然是水稻,而不是口感差的“陆稻”。2017年在双河镇村,他们计划种属于优质米类的“龙稻18”。他的创新主要在于种植方法:在旱田上直接栽种、不建水层,只在稻子“四叶一心”的需水敏感期,用喷灌确保水稻根系的吸水量。这样种出的稻米受昼夜温差大的影响,双链糖含量更高,口感更佳。近日,他的团队已将涂塑胶带式喷灌设备和卷盘式喷灌机等设备和种子、农药等农资,运往双河镇村,等雪一化就开工。查阅黑龙江农业信息网,记者得知:该省已有超过50万农田推广旱地直播水稻技术。经过测试,从2013年到2015年,亩均产量超过920斤,收益远超过种玉米。

      旱地种水稻这事,吉林市农委方面怎么看?3月13日,记者采访了市农委农业处刘泽金处长。他说:已定于下周,带吉林市的棋盘农业科技公司、九月丰家庭农场和舒兰市龙兴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到辽阳去考察旱地改种水稻的技术。这几家水稻种植大户,对这一技术都很感兴趣,今春就准备拿出一些面积来试验。据了解,这项技术是用地膜覆盖法将种子直接播到地里,省去了育苗环节,水肥一体化的滴灌方式还节水。如试验成功,全市玉米调结构就多了一条适合推广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