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前 长春学霸支教新疆 16年努力获称“教圣”

06.05.2015  10:03

61年前 长春学霸支教新疆 16年努力 桃李满天下获称“教圣” 1954年年底,时年25岁的齐中以吉林省支教援疆第一人的身份被派到新疆 1958年,他和同事、部队官兵一起,用双手在戈壁滩上,“凭空”建起塔里木农垦大学……

 

 齐中老人和妻子跳起在新疆学会的舞蹈 本组图片 记者 兰洋 摄

1929年出生的齐中老人,在8岁时随父亲从河北来到长春定居。1948年考入东北大学,1953年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1954年年底被教育部派往新疆大学任教,1970年,齐中调回长春。在新疆支教的16年时间里,齐中经历了很多,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同时也收获了爱情、组建了家庭。今年正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而齐中和妻子王月琴今年也正好结婚60周年。3月末,齐中老人接到新疆宣传部的电话,请他提供当年支教的一些资料和事迹。回忆起支教的16年,齐老先生感慨万端……

看点1 大学成绩突出 保送研究生

1929年,我出生在河北昌黎,8岁时随父母来到了长春!”今年五一假期,记者来到齐中老人的家中,借着他的话走进了他的人生……

1948年齐中老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东北大学(1950年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1953年毕业时,齐中又因成绩优秀,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第一个马列主义研究班学习。1954年年底,齐中开始到新疆援教。

那个时候,我们只有8个同学去了新疆支教,我是吉林省唯一一个!”如今已86岁高龄的齐中老人说,当时的8人都是研究生学历,在这批支教的学子中,他开创了吉林省的三个第一:第一位援疆的老师,第一个援疆的师范类大学生,第一个援疆的研究生。

老人在新疆支教的16年时间里,遇到了很多困难,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以长征精神激励自己。

现在,在齐老先生的家中,挂着包括姚俊卿等多位书法家为其题的字,其中一幅《教圣》挂在非常显著的位置。

我家先生,当年在新疆援教的时候,就是一位教育届的‘圣人’!”齐中老人的夫人王月琴说,从结婚到现在,她一直习惯性地称丈夫为“先生”。

采访后,记者辗转联系到齐中老师的一名学生——年近八旬的郑桂芳。郑桂芳说,当时她23岁,在会计系上课,班里的同学年龄大小不一,文化水平也参差不齐。“齐中先生,当时是我们很多学生都敬仰的人!”郑桂芳说,齐中老师正像王月琴说的那样,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先生”。

看点2 一堂课教13个民族的学生

1955年,齐中携带一个柳条包只身奔赴新疆,在戈壁上连续坐了12天车。下车后,耳朵什么也听不见了,腿都站不直了。这时候,他想:“红军长征时没有车,生存条件非常恶劣,生死问题时刻都存在。我现在虽然受了点儿苦,但是还没有红军苦。红军把长征都走下来了,我一定要克服困难,把支教工作做好。

来到支教单位新疆学院(1960年更名新疆大学)以后,齐中不仅担任学校教育部长的秘书,还担任马克思列宁主义课程的教师,主要教政治课哲学、国际共运史、苏联共产党史、逻辑学等公共课程。

新疆的各族同事都特别豪爽热情,有什么事情都会主动帮忙,其中,哈萨克族同事帕提汗十分关心我。”老人回忆道。

从1955年到1958年,齐中在新疆学院任教3年。“我教的是公共课程,每次都有中文系、物理系和艺术系各民族的学生来听课,他们对知识如饥似渴的神情,让我至今难忘。”齐中说,在新疆这些年,他曾在一个课堂上同时教过13个民族的学生。

由于语言不通,齐中在上课时要靠翻译,不过这样的日子只持续了半年左右,由于来学校支教的老师越来越多,这些老师既会说汉语也会说维吾尔语,齐中便不再教学生,而是改为给这些老师上课,通过他们把知识传达给学生。

说起上课靠翻译一事,齐中和王月琴还讲了一个笑话。“胸有成竹是一个咱们常用的成语,上课的时候,竟然被翻译成了‘胸里有个棒棒’!”齐中说,他曾教过的13个民族的学生,可惜现在记不得他们的名字了,也失去了联系。

后来,他又被调派到了新疆军区八一农学院担任政治助理员教师。

看点3 教“先生”的“先生

在新疆有一种树,叫红柳,它能扎根沙丘,遍地生根,就算完全被流沙掩埋,也能顽强地生存。”齐中说,刚到新疆时,生活非常不习惯,是红柳陪伴他走过了那些艰难的日子,他心里始终有一个信念:像红柳那么顽强地生存,坚持前行。

在新疆援教期间,齐中老人被称为教“先生”的“先生”。“我们家乡都把老师叫‘先生’,而他是给老师上课的老师,那就更是先生了!”王月琴说。

在新疆的那段日子,齐中不仅教书,还跟着大家开荒造田,齐中回忆说:“早上天不亮,大家听到吹哨就起床下地干活,到了7点半有人把饭给我们送到地里,蹲在地里吃完了就再接着干,大家的干劲都很高。

1958年冬天,齐中和其他省市100位来新疆支教的同志来到了塔里木。

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创建一所大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齐中说,当他们来到塔里木农垦大学的校址时,看到的除了一片茫茫戈壁,什么都没有,但是他们和部队官兵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他们盖房子、修道路、种树木,每间校舍的一砖一瓦都是大家靠人扛手搬运来的。

塔里木大学历经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不断壮大,为兵团和地方培养了2万多名各类专业人才。”回到长春这些年,齐中一直都在关注着学校的发展。

看点4 在第二故乡收获爱情

对于齐中而言,在新疆的收获除了桃李满天下外,就是与老伴王月琴在新疆喜结良缘。

现年76岁的王月琴原在乌鲁木齐市一家医院工作。齐中刚到新疆时,因水土不服患上了重感冒,住进了医院,在王月琴的悉心照顾下,齐中的病很快好了,同时他也收获了爱情,在1955年9月17日,齐中与王月琴终成眷属。

1970年,齐中被调回长春,分配到了长春拖拉机厂“721”大学教政治,从此结束了在新疆16年的支教岁月。齐中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一名兵团军垦战士,我为新疆的发展建设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感到无上光荣和自豪。

1989年,齐中从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现吉林工商学院)退休。

从新疆回到长春的时候,齐中还专门带回了一顶维吾尔族小花帽,40多年来,齐中时常会拿出来看一看、戴一戴。

你看我像新疆人吗?”齐中老师拿出那顶珍藏了40多年的小花帽戴在头上,跳起了新疆舞。现如今,每当回忆起自己在新疆支教的生活,齐中总有说不完的话,他殷切地希望新疆大学越来越好,希望塔里木大学能越办越好……

今年3月末,齐中接到了来自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传部的电话,请其提供一些当年援教的资料和事迹。

我是1955年9月17日结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是1955年10月1日,都是60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齐中说,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他希望能在新疆度过。

记者 周东魁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一名兵团军垦战士,我为新疆的发展建设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感到无上光荣和自豪。

——齐中在日记里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