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边防:鸭绿江畔的坚守和感动

24.02.2015  10:20

    中国吉林网讯(记者丁隽 通讯员赵建龙)春节期间,本网记者和通讯员从鸭绿江源头——长白山天池出发,沿江而下,走进鸭绿江畔的哨所、边防派出所等基层单位,体验和展示坚守边境一线边防官兵节日期间工作和生活。

    我们在长白山上为祖国守岁 为人民站岗

    大年三十上午,我们从中朝边境小城——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出发,沿沈(阳)长(白)线国防公路逆鸭绿江而上,直奔长白山南山门。车窗外是一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边关雪景图,车轮下就是鸭绿江,冬季的鸭绿江被厚厚积雪覆盖,犹如酣睡在白色被褥下少女一般恬静。

    装上笨重防滑铁链的汽车在弯曲的山路上缓慢行驶,60多公里的山路跑了近一个多小时,中午时分到达长白山南山门,山门旁的鸭绿江此时瘦身到只有两、三米宽,积雪覆盖下的江面犹如一条长长的丝带舞动在中朝两国群山中。从长白山南山门出发,在原始森林里颠簸了近1个小时后,到达此行目的地——吉林边防总队白山边防支队无人区瞭望塔执勤点。

    刚一下车,正赶上执勤点官兵要出去巡逻,我们就在执勤点带队排长——26岁的山东籍小伙子王方超带领下,和官兵们一起踏上春节边境巡逻路。

    边境线上探亲访友:弯腰屈膝爬着走

    “巡逻路本来没有路,其实就是在林子子穿行,靠的是对周围树木、大石头等自然物的记忆。”我们和官兵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小腿深的积雪里,被交错相织的枝条抽打着全身,实在忍不住的通讯员疑惑地询问带队排长王方超,“巡逻路不应该是一条小路吗?”王方超笑着说,“长白山林区雪大、风大,上一次踏出的巡逻小路很快就会被积雪覆盖,所以,官兵们每次走的巡逻路,都是新路。

    排长王方超指着远处白色山林告诉记者,官兵们所驻守的瞭望塔执勤点地处长白山腹地,全年无霜期只有90天,这里不通公路,通讯不畅,环境恶劣,常年驻守在这里的官兵们编了段顺口溜“出门是高山,四周无人烟,夏季虫蠓咬,冬季雪封山”。

    我们随着巡逻队伍行进约1个小时后,来到林区深处,脚下积雪深到膝盖,前行时,人弯着腰,两腿一只一只挪,两手一前一后划,上半身如同舞蹈般在雪地上摇晃。

    “我们到亲戚家门口了!”排长王方超指着不远处两山夹成的一个凹形山口对记者说,“该处是不法分子经常出没处,春节期间每次走到这都要认真察看!” 凹形山口处在两山背阴处,积雪深到大腿根,雪下埋的可能是枯枝,也可能是乱石。官兵们如同木偶一样行进在雪地上,两手插到雪里,两手虎口卡住左侧大腿,从雪地拔出左腿,嘎吱——嘎吱——两到三次不均用力,确认左腿踩实后,慢慢扭过身,两手再卡住右大腿,从雪地里拔出右腿,嘎吱——嘎吱——再次用力两到三次,确认右腿踩实后,整个人上半身顺势趴在雪面上,两胳膊肘同时往后压,两腿一前一后同时后蹬,每次重复这样动作,才能在雪地上前行一步。

    “因为我们来的勤,对不法分子起到了有效震慑,从这里经过的不法人员基本没有了。”排长王方超指着前方没有任何足迹的雪面说。我们看到,他的棉帽四周冒着热气,脸上红扑扑的。“现在头上、身上都是汗,但是不能摘帽子,不然一准会感冒。” 王方超指指前胸、脑袋笑着说,“因为这山口在我们巡逻路上特重要,每次必须爬过来察看,战友们都戏说这是春节里‘走亲戚’。

    据王方超介绍,在巡逻路上,像这样的“亲戚”还有三、四家,春节巡逻期间,官兵们都会登门拜访,每次官兵们都会出一身汗。

    边境线上年夜饭:围在雪地啃饼干

    冬季长白山天气瞬息万变。满身是汗的官兵们又迎来了漫天飞舞的大雪。“这是老天爷给我们送来的新春礼物!”官兵们说。

    长白山上的雪不是飘落在人身上,而是被风裹挟着如同细微砂砾般甩在人身上,眼睛只能眯缝着,不然,雪花会钻到眼睛里,雪花在眼睫毛处结成冰碴,刺的眼皮疼。

    今年29岁的刘海明瑞已经入伍10年,是巡逻战士中年龄最大的,在执勤点工作了6年的他也是在执勤点待的时间最长的兵。他告诉记者,官兵们巡逻的无人区幅员61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600多米,因这里无常住人口居住,因此被称为无人区。一到冬天,漫山遍野只有一种颜色,如不熟悉路,人很容易在雪山里迷路。

    “春节期间‘亲戚’拜访的多了,时间就不够用了” 刘海明瑞笑着说,“原本两个多小时巡逻路现在要走三个多小时,来不及赶回哨所吃晚饭是常有的事!。

    “那咱们年夜饭在哪吃啊?”记者好奇地问他,“长白山就是我们的家,城市里有烛光晚餐,我们这里有雪上晚餐。” 刘海明瑞笑着说。

    临近晚上6时许,走了3个多小时山路的官兵们体内一身汗,体外一层冰,体力已经严重消耗。为节省体力,排长王方超组织官兵们围坐在雪地上休息。

    “年夜饭开始喽!”老兵刘海明瑞和战友们笑着从大衣内兜里摸出压缩饼干,大口嚼起来。看到官兵们吃的那么香,记者也要了一块饼干,咬了一口,感觉饼干很硬,嚼几下后在嘴里又散了,下咽的时候拉嗓子,卡的记者直冒眼泪“来点天然饮料就好了。” 刘海明瑞看到记者难受表情,顺手从雪地上刮起一捧雪伸到记者嘴边,记者舔了两口,瞬间感觉冰的牙根疼,雪水到嗓子眼时,带着饼干渣被被强硬挤下肚,看到记者痛苦表情,围坐在雪地上的官兵们憨憨地笑了,不知道是被饼干渣憋得难受,还是什么原因,记者感觉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记者看到,不远处,一株株立根深雪中的青松迎风矗立,他们,既是这雪山的守护者,更是这雪上的魂。

    边境线上送祝福:站在山头找信号

    虽然经过短暂休整,也吃了雪地上的年夜饭,但记者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双腿也如同灌铅了一般,巡逻官兵们的脚步也慢下来。

    “到了!到了!”“快点!”当行进缓慢的巡逻队伍走到一处陡峭的山坡时,官兵们突然异常的兴奋起来,呼喊着,不顾脚下突兀如刀的碎石,脚蹬手爬地往山尖上爬。

    “到‘祝福坡’了!”老兵刘海明瑞也十分高兴,“因为这个山坡地势较高,只有在这个坡上,手机才有时断时续的信号,所以,我们给这个山坡起名叫‘祝福坡’。”刘海明瑞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官兵们最牵挂的还是远在家乡的父母,能给亲人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拜个年,是他们最大的幸福,每次走到这里,官兵们都特别兴奋,因为在地势低洼地方,手机是没有信号的。

    “喂,喂,妈!是我,听见了没有?哦,我在部队里,年过得可好了,就是想你跟俺爹了,家里咋样,好不好?你跟俺爹注意点身体,我在部队可好了,不用为我担心了。” 战士们排着队,一个个接过电话,一个个兴奋地给亲人报着平安。

    “不想让父母知道自己在雪地里过年,那样老人会更担心,只要爹妈、全国人民都能过平安、开心的新年,我们在边境上苦点、累点没啥。作为边防军人,我们已经习惯在冰天雪地里为祖国、为亲人守岁了。”老兵刘海明瑞看着不远处哨所上空迎风飘动的五星红旗,红着眼圈对记者说。

    看着眼前这些年轻的边防官兵,记者的眼睛也湿润了。随后,记者也走到“祝福坡”,拿出手机,给远方的亲人打了祝福电话,祝愿家人新春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