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出发展新境界 ——我省农民合作社“社”与“员”新型关系探析

26.08.2016  09:32

      对于种地,农民希望的是,产量年年增,钱包变得鼓鼓的,日子越过越好。

      对于合作社,带头人盼望的是,规模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好,带领更多农民致富。

      本该相融的两个愿望,在现实中的融合却不那么顺利。种粮比较效益的下降,让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需要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诸多瓶颈并不容易突破。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有待提高的风险抵御能力双重压力下,合作社想要实现持续发展,就得让“”与“”的关系不能再满足于过去简单的“”与“”。

      如何让小生产对接大市场?如何串起完整的产业链?如何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破解这些难题,我省的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正试图从生产环节着手,通过改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结构,延长产业链,实现合作社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跨越。

      困境

      上规模,增效益,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困难多

      已是8月下旬,不再酷热的天气预示着农闲时节快接近尾声。

      张显文最近没闲着,正为合作社的20多台农机检修。“现在地里没什么活儿,趁着有时间修修农机,为秋收做准备。

      2010年,张显文成立了九台区晓文种植业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流转土地100公顷,社员61户。与大多数合作社一样,张显文的合作社主要采取流转土地集中经营与农民入股合作社、根据入股比例年底分红相结合的运行模式。

      “合作社规模处于当地中等水平,现在看运行还不错,慢慢来吧。”不过张显文对合作社的发展也有烦恼,“除了资金方面的制约,合作社还缺乏懂管理、懂市场的人才,包括合作社的运行体制,只能从最简单的运行模式起步。

      张显文的烦恼道出了我省很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困境。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已超过4万个。然而,我省多数合作社只是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组织起来,大多只能提供基本的技术指导、生产资料供应等服务,存储、加工、销售服务能力滞后。同时,合作社与社员的联结方式松散、利益关系不紧密,产业链没有延伸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样的发展现状下,合作社在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时,显得力不从心。

      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型升级,变关系松散型为服务紧密型,由生产环节合作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合作,已经成为合作社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破题

      借外力,把产前产中产后“”出活力,提高种粮收益

      8月末的稻田地里,稻子已没过膝盖。在辉南县朝阳镇兴德村的一处田埂上,一位妇女手执竹竿,正把一群鸭赶向另外一块水田。

      五十出头的国洪义是辉南国氏绿色有机稻米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2007年成立,通过土地流转、农机入股和土地入股的方式,现有社员68户。种植了3700亩水稻,全部是绿色和有机的除草靠田里的蟹和鸭子以及人工。

      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最擅长的是种粮,发展二三产业则比较困难。“发展二三产需要大量资金购买加工设备,建立营销渠道也很难,仅靠合作社的力量这两个难题很难解决。”国洪义直言,这几年种水稻效益还可以,但只有一产,水稻的附加值太低,农业的多功能价值没体现出来。

      为此,合作社决定跳出农业从种到收的传统路线,与一家当地的米业公司联手进行大米加工,合作社为企业提供优质水稻,每斤的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格30%左右。有了一定的资金基础,国洪义又引进一套日加工量在50吨左右的加工设备,公司为合作社提供开拓市场、销售等服务。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由此形成。

      产业链的延伸让合作社的效益今非昔比,社员的分红也逐年增多。作为已经入社4年的老社员,王显江对于合作社的发展问题有自己的认识。“国氏合作社是我入的第二个合作社,眼下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农业合作社未来发展的趋势。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单纯的租地、种地、收地了效益上不来,很快就会被淘汰掉。

      在国氏,随着产业链的拉长,社员与合作社的关系已不再是简单的“”与“”,而是变得更加紧密,农民合作社正扮演着将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联结起来,形成比较完整产业链的关键角色。国洪义说,今年合作社的规模预计能达到80户,“规模上来了,效益也上来了,现在是合作社发展的好时候。路不好走,但我相信能坚持住。

      扩张

      抱团发展,凸显“1+1>2”力量,实现“集聚效应

      在敦化市大石头镇永青村,联益农副产品合作社在当地小有名气,不仅是因为规模大,还因为去年年底,合作社创出了3天销售额58万元的佳绩,让合作社着实火了一把。

      赵显清,联益农副产品合作社的理事长,同时也是兴发专业农场的场长,经营着7500亩耕地,其中大豆面积占到一半。“去年,有机杂粮杂豆销售量不错,今年合作社调整种植结构,增加1800亩大豆,玉米和大豆面积相当。

      赵显清介绍,合作联社成立于2012年,联合了当地3家合作社和2个专业农场。联社以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模式建设了万亩的大豆生产示范园区,种植有机大豆、玉米,面积达到3000公顷,建起了生产厂房,实行标准化生产,销路远至长沙、广东等地。

      合作社成立这8年以来,从十几户社员发展到200多户,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实现年利润近千万元,赵显清觉得,这条路没走错。

      如今,农民合作社遍地开花,依靠传统的发展模式只能是原地踏步,赵显清深知这一点。“这两年,联社结合市场需求,注册了‘长白山农夫’商标,通过了绿色食品等认证,市场销路很好。”赵显清说,正是有了抱团发展的规模,才有了合作社的好效益。

      作为合作社的升级版,联社不仅增强了竞争力,去年还创造出3000多万元的产值,208名社员人均年收入增加近万元,发展后劲十足。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论是建立“农户+合作社+企业”的发展模式还是用规模优势抢占市场,抵御风险的经营方式,最终都实现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和产业链的延伸,在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上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当初成立合作社的目的,就是要带领大伙共同致富。”在赵显清看来,合作社要想走得长远,关键在于让每个社员享受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