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我人生的一个意外

16.01.2015  10:59

  王松林

 

  一直羡慕编辑工作。不久前当我听到要聘我为《细鳞文艺》编辑的时候,我还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作为一个文学青年,一个老作者,艰苦的生活并没有磨灭我心中神圣的文学梦。“保持自己,乐观向上”是文学给我的力量。记得上个月市文联召开学习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的时候,我的发言题目是《文学是我人生的一个意外》。这一次,在充满文学气息的编辑部办公桌前,我又一次感受到,文学,在新年到来之际给了我一个大惊喜。

 

  刚刚审读并修改一些散文和小说,忽然感到这个编辑工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惬意。看着那些到处是错别字、乱点的标点符号、词不达意、语不成句的稿件,就不由得想起自己早些年手写稿的那些蟑螂字,感同身受地体会我的那些编辑老师是如何耐心细致地帮我润色修改稿子,才知道他们多么辛苦,多么敬业,多么关心我这个普通的农民作者啊!《江城日报》副刊的编辑们,群众艺术馆《松花湖》的编辑们,他们都是我文学的领路人。他们的平易近人,他们的博才多学,他们的慧眼识珠,他们的人格魅力……让我折服,他们并没有因为我是农民而瞧不起我,反而给我了那么多的“精神扶贫”,让我慢慢在写作和做人方面成熟起来。从他们对我的影响,让我悟出编辑工作也是拯救人类灵魂的伟大工程。周克冰先生曾说过,好编辑并非“枪毙”多少稿件,而是要救活不应该被“毙掉”的闪烁着思想火花的稿件。编辑是一手托起作者的劳动血汗,一手牵引读者求知若渴的目光。现在我也走上编辑岗位,我也要向那些扶持过我的编辑老师学习,发现、鼓励、修正、润色、扶持……让那些一闪而现的灵感开出文学之花。

 

  《细鳞文艺》是一本以培养本土诗人作家为己任的纯文学刊物。二十多年前,《细鳞文艺》的前身是《蘭草》,当年在那里读到别人的诗歌散文小说,我羡慕极了,努力好多年,一直到这个杂志停刊,我也没有在《蘭草》种下一粒草种。

 

  现在,我可以在舒兰市政府《细鳞文艺》编辑部的办公桌前为别人做嫁衣了……

 

  本期“家风传承”栏目中,欧阳河的《在人生的坐标系上》写得荡气回肠,饱含深情,在他父亲欧阳刚老师的坐标系上感怀崇高与伟大,博爱与宽容!金克义的《信任没有消失》让我们感念寻常巷陌中那些小人物的美好。值得一提的是27岁的青年才俊董喜阳,他堪称吉林省诗坛奇才。卢萍老先生的评论力透纸背,画龙点睛,让我们读诗的审美更上一层楼……作文《松绑》,反映松绑后的孩子的心声,表达了孩子们的心灵渴望。他们那些纯净而活泼的文字汇成一条清澈的河流,涤荡我们已经被逐渐污染的灵魂。从他们的作文中,我们看到国家的希望,这一切都源于我们舒兰大地那些美好的家风传承。

 

  文学真是人生的意外!编辑部是我灵魂的归属地,我会更加努力,做好编辑工作,给更多的文学爱好者一个又一个惊喜。

 

      (编辑/王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