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呵呵”不是苏东坡发明的
郭殿忱
这个有些不像文题的题目,是针对《文摘旬刊》去岁第46期签署《南国都市报》安长军荐的《苏东坡发明了“呵呵”》一文而写下的。窃以为该文题不符史实而失之武断。举凡言“首事立功”或冠以“前无古人”等类词语,均应先行查查唐宋大型类书《北堂书钞》《册府元龟》和明清人所著《事物纪原》《渊鉴类函》等相关典籍,至少要翻翻《辞源》《辞海》等工具书。
其实,从语言学、文字学角度看,字词产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仓颉造字只是个传说而已。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以有对其规范化,则是个历史过程。“呵呵”一词的来源,远不自苏东坡始。
在苏东坡诞生八百多年前,魏明帝太和年间(227-233年)的博士、当时最权威的语言文字学家张揖,认为《尔雅》包罗的训诂、事物尚不完备,所以博览群书、深入生活编成《广雅》一书。其中明确记载:“呵呵,笑声。”(今本《辞源》《辞海》均载)
唐初房玄龄等人所撰《晋书·石季龙载记(下)》:由羯族石勒建立的后赵发生内乱,石宣派人杀死石韬,之后他又“乘素车,从千人,临韬丧,不哭,直言呵呵,使举衾看尸,大笑而去。”
又,今人童养年先生所辑《全唐诗续补遗》卷十八收录卖药道人所唱《无事歌》亦云:“无事歌,呵呵亦呵呵,哀哀亦呵呵。”
以上,均说明,“呵呵”绝非苏轼所“发明”。文中所引“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苏东坡在《与鲜于子骏》中写到:‘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按:鲜于子骏,单字名侁,神宗时上书攻击变法的王安石,苏轼站在司马光立场称鲜于侁:上不害法,中不废亲,下不伤民,自为三难。而柳永,系崇安人(今属福建),原名三变,字耆卿,景祜(1034-1038年)进士。因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又因官屯田员外郎,而称柳屯田。其时,“教坊乐工,第得新腔,必求永为歌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竟至“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之盛况。故知苏轼非故作谦虚也。
文中另引:“元丰元年(1078年),苏东坡跟文与可开玩笑,在《与文与可》一信中写道:‘不尔,不惟到处乱画,题云与可笔,亦当执所惠绝句过状索二百五十疋也。呵呵。’”尽管接着作了点解释,仍语焉不详。按:文与可,单名同(古人不直乎对方姓名而称表字,以示尊重),四川梓潼人。年长苏轼18岁,两人为表兄弟,交谊深厚。文同为北宋著名画家,是“湖洲竹派”之开创者,苏轼系其承传人之一。文同逝世第二年,苏轼曝晒书画时,睹物思人写下了散文传世名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文章首先阐述画竹之法:由眼中竹,到胸中竹,再到笔下笔,方能画出竹之神韵。接着记叙了作者因画竹事与文同交往中的趣事。原来大画家文同不端架子,四方之人络绎不绝地持细白绢请其作画。不胜其烦的他发牢骚道:这些绢正好用来做袜子。后来,他将求画者大都推荐给苏轼,并致书调侃道:今后做袜的材料就都送给你了。信尾还附诗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苏轼也戏谑道:“万尺长的竹子,得用二百五十匹绢来画。你是以画竹为借口,想白得绢子吧?”文同回答:“是我说了妄语,竹子怎会长到万尺高?”苏轼仍不依不饶道:“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文同道:“尽管如此,倘有二百五十匹绢,我可就用它当养老钱了。”
明了上述情况后,才能理解苏轼故意与表兄耍懒:你不给我画竹,我就自己到处乱画并署上你的大名,或者凭着你应允我的诗去告状,向你索要二百五十匹白绢。后来,文同以所画筼筜谷偃竹赠苏轼云:“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苏轼答诗云:
汉川修竹贱如蓬,斧斤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接着,苏轼用生花妙笔写道:“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浓郁之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非文章大家,何得神来之笔!(编辑/王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