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 为民惠民

11.03.2016  19:02

   【主题访谈】

  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记者对话4位代表,请他们介绍以文化塑造城市形象、提升人民素质的做法和经验。

演员在长春“巴蜀映巷”特色商街戏台上表演四川传统伞舞。新华社发

   建设书香村居 丰富农村文化

  ——访安徽省亳州市委书记杨敬农代表

  2015年,安徽省亳州市启动“书香亳州”建设,在着力建设书香机关、企业、校园和家庭的同时,大力倡导农村社区书香村居建设,让农民群众感受书香氛围,提升自身素质。

  记者:相对机关、企业、学校,在广大农村社区推行全民阅读往往困难较多。亳州下功夫全面开展书香村居建设,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杨敬农代表: 我们认为,一方面农村的知识文化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对落后,另一方面农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样旺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加快农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必须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没有书香村居的建设,“书香亳州”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记者:在点多面广的农村社区建设书香村居,如何才能做到不流于形式呢?

  杨敬农代表: 书香村居建设对1260个行政村和90个居委会实行全覆盖。为防止走过场,我们在“顶层设计”上注重可操作、可持续,建立了市县乡三级文化宣讲队伍,专门汇编涵盖国学经典、法律知识、道德模范事迹等内容的宣讲讲义,把活动阵地确定在文化乐园、农家书屋以及集市、村头和田间等。通过“书香文化墙”、微信“送学”和影音播映、经典文艺、读书交流、读书典型进村居等活动,把文化知识送进农户家中,把精神文明树在群众心里。

  记者:书香村居建设快一年了,具体效果怎么样?

  杨敬农代表: 从具体工作看,经过各级的推荐评选,下个月全市将表彰100个书香村居先进典型和300名“村居阅读之星”。从群众反映看,大家认为书香村居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村居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提升了村居群众的文明素养,巩固了村居思想文化阵地,抵制了封建迷信,打压了低俗演出活动的空间。社会舆论认为,书香村居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是加强基层精神文化的党建工程,更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基础工程。

   (光明日报记者  李陈续)

  长春市鹿乡镇鹿乡村11岁的留守儿童王一竹在“留守儿童之家”翻看课外书。新华社发

   让南阳文化走向四方

  ——访河南省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代表

  河南省南阳市今年明确提出,要激发文化发展内生动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

  记者:南阳在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方面有什么优势?

  穆为民代表: 南阳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是楚汉文化荟萃之地。孕育了举世闻名的“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商圣”范蠡等历史名人。全市目前共有国家、省市级文艺家协会会员4000多人,创作的作品多次获得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南阳还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渠首地,千里淮河的发源地。此外,南阳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宝天曼、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南阳恐龙蛋化石群等,都是独一无二的财富。

  记者:南阳在挖掘自身文化富矿推进文化强市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穆为民代表: 近年来,南阳市充分发挥人文优势,注重以文塑城,持续不断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具有南阳本土特色的动漫连续剧《神奇独山玉》被列为“中原人文精神系列工程——文艺精品工程”2015年度重点项目,并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5部优秀作品荣获河南省第十二届“群星奖”一等奖。历时4年编纂而成的10卷本大型汉画工具类图书《南阳汉画像石大全》出版发行,打造了南阳新的文化名片。南阳还持续举办了玉雕节月季花展、张仲景医药文化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等多项文化经贸活动,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以伏牛山、丹江口水库、淮河源、恐龙蛋化石群等为重点的山水地质景观,与以武侯祠、汉画馆为代表的汉文化景观相映生辉。以医圣祠、宛西制药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游,以桐柏革命纪念馆、彭雪枫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游,以山陕会馆、荆紫关清代一条街为代表的商业文化游,以南阳府衙、内乡县衙为代表的衙署文化游等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同时打响,让南阳文化随游人走向四方。

儿童在体验唐山皮影戏。新华社发

   复兴千年古镇 延续陶瓷文脉

  ——访江西省景德镇市委书记钟志生代表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作为享誉中外的“千年瓷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景德镇将如何让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迈上新台阶?江西省景德镇市委书记钟志生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景德镇将充分保护利用好文化资源,复兴千年古镇,延续陶瓷文脉。

  记者:景德镇是誉满全球的瓷都,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陶瓷产业支撑了一千多年发展的城市。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有着什么样的思路?

  钟志生代表: 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保护生态家园,建设旅游名城,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是景德镇的城市发展定位,就是要充分保护利用好景德镇独特的陶瓷文化和良好的生态资源,使用好景德镇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品牌价值,延续陶瓷文脉,向世界展示景德镇的魅力,使景德镇的文化与世界相融、理念与世界接轨、经济与世界对接,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名片、讲述中国故事的平台、传递中国声音的窗口。

  记者: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景德镇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钟志生代表: 一是注重文化保护,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龙头,保护好元明清瓷业生产地上地下遗存遗址,延续近现代陶瓷工业生产文明,加强“原真性、原生态、原文化”研究,使保护内容有据,保护工作见人、见物、见生活。二是注重文化利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把景德镇打造成企业的乐土、艺术的天堂和文化的高地。三是注重文化交流,借名家、借大牌、借媒体,推进景德镇文化进影视、进课本、进栏目,讲好景德镇故事,组织高水平的对外交流和宣传推介,打造世界陶瓷文化“零公里”。

   (光明日报记者  胡晓军  邱玥)

  湖南省张家界武陵源溪布老街举行非遗展演活动,民间艺人在街区表演土家族的传统舞蹈八宝铜铃舞等非遗项目。新华社发

   公共文化资源应满足基层需求

  ——访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代表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必须坚持面向基层、以人为本、为民惠民,文化建设才会有基础、有动力、有意义。

  记者:河南在文化惠民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杨丽萍代表: 河南注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显著提高。去年,全省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全部实现零门槛免费开放;面向基层组织开展了“舞台艺术送农民”“高雅艺术进校园”“天天邮戏、戏送万家”等文化惠民演出1.8万场次、受众4500万人次;面向城市启动了“中原文化大舞台”惠民演出工程;组织开展了“春满中原”春节系列、“百城万场”广场系列等文化活动3万多场次,组派了第二批800名文化工作者到38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文化帮扶工作。

  记者:在文化惠民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杨丽萍代表: 我们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无论是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水平上,都还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供需脱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活力不足的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

  记者:在提升文化惠民效能方面河南有何打算?

  杨丽萍代表: 今年将通过出台考评体系,加大对全省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的考评工作;把“送文化”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继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及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法人治理结构3项试点工作;组派第三批800名文化骨干到“三区”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组织全省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书香河南”读书活动。

(责任编辑:李咏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