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吉林讲坛》新年开局人满为患

30.01.2015  23:36

    1月25日13点,距《文化吉林讲坛》开讲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吉林省图书馆功能厅的门口就排起了近百人的长队。图书馆临时增加了工作人员维持秩序,2015新年伊始,由高级记者、资深媒体人、吉林大学兼职教授王泰筌主讲的三期《文化吉林讲坛》,场场爆满,一期比一期人多,只能容纳180人的吉林省图书馆多功能厅每场都达到200人以上,很多人提前半个小时来也没有座位,只能站着听。他们当中有中小学生、大学生、硕士博士、大学教授、公司白领、公务员,还有一些离退休的老年听众。

    记者在现场看到,报告厅的三排过道挤满了人,窗台上和地上也坐满了人,近300人的会场,尽管室内的温度很高,但是讲课过程中,除了老师的声音外,报告厅内格外安静。

    这次《文化吉林讲坛》系列讲座的主题是:“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从1月11月至1月25日,每周六一期,历时三周。前两期讲座的内容是 “从传统文化看现代人的心态”、从《论语》中感受人生智慧”。

    王先生退休前是省电力公司的高管,也是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和爱好者,这次回长春开年会,赶上了其中一讲。他对好友讲,王老师的哲学和国学功底都很深,很有修为,很有见地。《论语》讲得很精彩,很受启发,对没能参加其他两场深表遗憾。

    一位从吉林市来的孩子妈妈说,前两期她都是带着孩子来的,最后这期孩子发烧了,她就自己来了。她一边用手机录音一边记笔记,准备带回去给孩子听。她说,现在的孩子大都对手机微信、网络游戏感兴趣,不咋喜欢传统文化。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充实自己。 她说,王泰筌老师的三期传统文化讲座,引经据典、深入浅出、有条有理、通俗易懂,很实在,没听够。

    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说,他每期讲座都来听,而最想听的就是第三讲“从《易经》中感悟人生智慧”。以前他认为《易经》就是用来算命的东西,听完讲座豁然开朗。没想到《易经》是传统文化的源头,蕴含着这么多的人生智慧,这回真长见识了。本来讲座是一个半小时,大家没听够,一致要求王老师又多讲了半个小时。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讲座,特别是希望年轻的一代来听一听,让他们多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讲座后王老师被听众围了起来,意犹未尽想继续交流的人群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充满了活力的年轻人,还有面孔稚嫩的中学生。一位和王老师合影留念的大学生说,现在很多人对传统文化都很热衷。王老师是高级记者,又是大学教授,心性通达,讲课不拘一格,不经意间的引经据典,顺手拈来的方言俚语,很亲切,很生动。把难懂的国学经典和深奥的人生哲理,讲得如数家珍,很受听。

    吉林省人民医院的魏鑫先生,三期讲座,每期必到。他说, 20年的记者经历和10年的背包客体验,丰富的人生阅历加上吉大哲学系的科班出身,跨学科的知识储备,让传统文化、国学知识,从字里行间活起来,和生活结合得很紧密,让听众对自己的生活有所感悟和反思,这是王老师讲课的独到之处。

    王泰筌说:“这么多人来听讲,的确出乎意料,这主要是大家对内容感兴趣,和很多老师比,自己还是小学生水平,有很多不足之处,真得很感激听众的包容。传统文化如浩瀚的大海,博大精深,自己就是一个在海边乐此不疲的踏浪者,偶尔拾到几个贝壳,呼朋引伴,兴奋得想和大家分享而已。

    吉林省图书馆的焦部长评价说,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系列讲座很受欢迎,王老师的课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互融互通、古人的经典与今人的感悟互融互通、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互融互通,堪称讲座中的经典。

    (长春人民广播电台 主任记者 马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