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多措并举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就业工作

12.02.2020  09:51

  近日,吉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面对陆续迎来劳动者返岗求职和企业复工复产高峰期,积极主动作为,多措并举优化就业服务,为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求职就业创造有利条件,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可控。

   着力加大公共就业服务力度

  开展常态化线上招聘,招聘企业通过网站和微信平台线上发布岗位信息、预约参加网络招聘会和网络面试;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方式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提供岗位信息推送、职业指导等服务。多方征集本市区域内企业节后复工用工信息,及时关注全国疫情及省内外企业复工生产情况,特别对春节期间开工生产、配送疫情防控急需物资的企业,开通招聘应急通道,解决企业用工短缺问题,确保疫情期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实施“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将加大现场招聘会的密度,分行业举办专场招聘会,发布企业空岗信息,为用工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对接平台。开展送岗位进社区、进村屯、进学校、进军营等活动,将用工企业信息送到求职者手中。

   着力加大疫情期间失业风险防控力度

  疫情防控期间,建立用工和失业预警机制,准确掌握疫情对企业用工的影响度,稳定就业形势。扩大企业用工监测范围,在原有290户重点监测企业进行月度用工监测基础上,再选择部分因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旅游、餐饮、商贸、物流等行业及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建立企业监测QQ群、发放电子调查表的形式,对企业用工数量、用工需求、缺工情况、减员情况、工资和福利待遇等进行详细调查和统计,掌握重点企业和受疫情影响严重企业用工情况,为全市的疫情防控和制定疫情应对措施提供数据支撑。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组织人员深入到我市用工企业开展企业用工调查,详细记载企业招工、用工、缺工情况,进行企业用工指导,帮助企业合理制定招聘、培训计划,为企业复工生产储备人力资源。视疫情防控需要,积极开发一批消杀、防疫等涉及公共卫生安全的公益性岗位,对因疫情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给予临时性兜底安置。

   着力加大企业用工指导监督力度

  积极通过各类线上渠道稳妥指导企业复工,认真做好各类企业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相关企业复工、用工指导服务,引导鼓励相关企业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集中工作和集中休息、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密切关注职工队伍思想动态,密切关注因延长假期和疫情防控工作产生的劳动关系矛盾和纠纷。及时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维护好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督促企业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妥善处理好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对因隔离、留观或政府采取紧急措施不能正常参与工作的,企业不得随意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也不得退回劳务派遣用工。有条件的企业,可安排职工通过电话、网络等灵活方式在家上班完成相应工作;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可安排职工采取调休、错时、弹性等方式开展工作。

   着力加大社保政策扶持和援企稳岗工作力度

  针对部分企业疫情防控期间经营困难,暂时无力缴费的问题,社保缴费可延期办理。企业可延期缴费,在疫情结束后三个月内办理参保登记,缴费等业务。疫情防控期间因企业延期缴费而造成基金发放缺口,市社保局将积极进行基金运行分析,进行发放预警,向上争取资金,协调省局、财政部门将资金拨付到位,确保两金足额发放,防范化解基金支付风险。

  全面落实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政策实施援企稳岗政策。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标准可按6个月的当地月人均失业保险金和参保职工人数确定,政策执行期限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将因受疫情和延迟复工影响损失较大和积极复工生产的参保企业纳入重点支持范围,可优先发放,切实减轻其损失。推进网上办理。充分依托信息手段,优化审批流程,实现稳岗返还申请、审核、公示、发放等业务的网上办理。更加积极地发挥失业保险防失业、稳岗位、促就业功能作用,激励和引导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广大参保职工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稳定性,从源头上减少失业,助力维护就业局势稳定。

   着力加大职业技能线上培训力度

  落实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在疫情防控期间,根据人员特点,选择中西面点、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部分职业和工种开展线上理论培训,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和稳定性,促进就业增收。

   着力加大创业支持力度

  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自主创业的,每人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鼓励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改进风险防控机制,推行信贷尽职免责,降低反担保条件。开展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加快推进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不担保业务,凡是省内登记注册,当年(申请之日前12个月内)新招用符合条件人员数量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2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到10%),并与其签订1年(含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中小微企业即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贷款最高额度不超过400万元,单笔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累计不超过3次,据实享受财政贴息。推动奖补政策落到实处,按当年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总额的1%,奖励担保机构、经办银行等创业担保贷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采用第三方反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的贷款,可探索对经营稳定、信用良好的贷款企业,重点是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研发、文化创意、未来产业项目的借款人(含小微企业)及创业创新实训基地,给予适当额度的担保费用补助。放宽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对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以及经金融机构评估认定信用良好的大学生创业者,原则上取消反担保。加快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由政府和创业投资机构双方按比例出资设立,委托符合资质条件的管理机构负责引导基金的日常管理与投资运作事务,引导社会资本对初创期企业进行投资。对已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可向贷款银行申请展期还款,展期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财政部门继续给予贴息支持。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小微企业,申请贷款时予以优先支持。发挥吉林市创业就业服务云平台功能,组织创业者和拟创业人员登录吉林市创业服务云平台APP(微信号cyjyypt),注册用户,在线查询创业政策、创业项目、参加网上创业培训等,组织创业指导专家在线答疑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