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技推广部门建议:促早熟 防早霜 保秋粮
因地制宜防止倒伏
目前,距农作物收获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对于其生育后期可能遭遇的风灾等造成作物倒伏的自然灾害,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减少产量损失。玉米:根据其倒伏程度,分类管理。一是对于倒伏较轻(茎与地面夹角大于45°)的玉米,一般不用采取扶直措施,让其随着生长自然直立起来。二是对于倒伏严重,特别是匍匐的玉米,应及时进行人工扶直,即将相临两垄的3-4株玉米捆绑在一起,捆绑松紧度要适宜,并在根部培土踩实,或用玉米秸秆绑成支架将玉米果穗支离地面;三是对于茎折断的玉米,要尽快把折断植株清除出田间以免腐烂影响正常植株生长。水稻:生育后期倒伏严重的将3~5穴绑在一起,扶起倒伏株,如果靠近根处折损,硬将其扶起反而会加重伤害,只需将稻穗抬起放到相邻稻株上即可。
采取措施促进早熟
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于贪青晚熟的农作物,积极采取促进作物安全成熟的综合措施,加快其生育进程。玉米生长后期可通过放秋垄、拔大草等措施,减少对水分的竞争;通过割空株、打底叶、站秆扒皮晾晒等方法,提高通风透光能力,减轻病害侵染,减少养分消耗,促进灌浆。站秆扒皮适宜时间为中熟品种在玉米抽丝45-50天、中晚熟品种为50-55天开始站秆扒皮;对水稻、大豆生育后期可适当喷施经农技推广部门多年试验、示范,促熟效果较好的含有“磷酸二氢钾”或“云苔素内酯”类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迅速补充养分,增强植株抗寒性,促进作物安全成熟;对部分贪青晚熟的水稻,突出搞好水层管理,保持田间湿润,减缓降温速度。
多措并举防范早霜
各地应根据当地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准确预测早霜发生的区域和影响程度。对于可能发生的早霜等低温冷害,可采取熏烟防霜等技术措施,即抓住重点时段,在上风口放置谷壳、秸秆、杂草、锯末等,待零度以下冷空气到达前点燃熏蒸,或于田间向北面设置防风障等措施,提高局部环境的温度,减少低温霜冻危害。
适时收获确保丰收
农作物提倡适时晚收。一旦发生低温冷害,要适时延迟收获,适当延长作物后熟生长时间,充分发挥根茎储存养分向籽粒传送的作用,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玉米生理成熟后7-10天为最佳收获期,最好待苞叶干枯、黑层出现、籽粒乳线消失时进行机械收获;大豆待叶片全部脱落,茎杆干枯,籽粒呈本品种色泽,含水量低于18%时,应进行机械或人工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