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6年后支出7000亿

24.11.2014  09:26

如果现行退休金政策不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年支出总成本到2035年约达2.7万亿元。清华大学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透露了上述信息。

 

报告在此部分得出结论称,在老龄化加速推进的趋势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应当尽早退出。

 

记者还获悉,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已经箭在弦上。一位人社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调结构、不降收入”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改革越晚压力越大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是这份名为《老龄社会的养老金结构与制度整合》的课题报告负责人。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燕绥表示,报告测算的金额是由政府支付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费当年的发生额,主要包括现在列入财政预算中的公务员和部分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

 

如果现行退休金政策不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退休费占退休前工资的比例)初始值设定为0.8,基于历史数据,报告对未来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年支出总成本进行了测算,2010年约有2000亿元,2020年约7000亿元,2035年约为2.7万亿元。

 

根据该报告的测算图可以推算,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年支出总成本约为4000亿元。

 

杨燕绥表示,报告中测算的数字是财政当年支出额,并不包括事业单位员工视同工龄等转制成本。她认为,如果要求财政同期支付事业单位老人的退休金、中人的工龄补偿、新人的部分养老保险缴费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隐形债务将达几万亿元。

 

报告建议,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应尽早退出,按“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补偿工龄”原则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