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精神永驻:默默无悔 奉献终身

05.07.2015  17:22

黄致祥1946年在山城镇留影

黄致祥和夫人王书兰与重外孙吴宗轩在一起

  黄致祥1928年8月15日生于河北省望都县白坨村,现居通化市,是通化市中心医院离休院长。提起黄院长,通化市区的老百姓可谓是无人不知,因为他治疗过太多的病患,人们太熟悉他了。可说到黄院长参加革命的经历,知道的人就很少了,老人是既是出色的医生,又是一名光荣的老兵。

  亲历日本鬼子罪行  参加革命队伍

  说起日本鬼子的罪行,黄致祥忆起鬼子几宗罪:

  1940年的儿童节,黄致祥所在的白坨小学组织学生去邻村的柳坨村小学搞联合纪念活动,区和村的干部也都参加了学生们的活动。当天晚上,他们共同联欢,庆祝儿童节,活动过后他们就住在了柳坨村。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由于汉奸出卖,第二天一早,鬼子早早地进村了,抓捕了11名区、村干部。鬼子用绳子把被抓的干部五花大绑起来,然后将他们带到县城全部杀害了。后来,县里的地下党安排人把被害的干部尸体抢回了村,这些干部被埋在了村里。

  1941年秋季,八路军在黄致祥他们村和日本鬼子打了一仗,八路军走后,鬼子疯狂地报复老百姓,把他们村的房子都烧了。黄致祥在记忆中鬼子对他们村进行了三次烧杀,很多人因无处居住不得不到外地投亲去了。13岁的黄致祥没有跟家里人去投亲,而是跟着学校老师找八路军去了。当时,老师带着他们五、六个同学离开白坨村后,一边找部队,一边学习,白天吃住在老百姓家里,晚上赶路。徒步走了半年后,他们走到了河北定县,老师把他们送到了冀中七军分区卫生员训练班。从此黄致祥参加了革命队伍。

  黄致祥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有一天领导安排他们转移,他们走到定县北疃村时发现村子异常,村外好多人都在埋死人,进村后他们看到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不少死人,在村口黄致祥还看到一个穿八路军衣服的尸体,他们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进村后听到老百姓向他们介绍说,头一天鬼子进村见人就杀,没来得及躲藏起来的村民都被鬼子杀害了。后来,鬼子发现村里有很多人都藏起来了。于是,鬼子就在村子里挖地找地道口,到晚上时鬼子找到了地道通口,向地道里施放了毒气,将藏身地道里的人都毒死了。整个村的人几乎都被鬼子杀光了。黄致祥他们看到掩埋尸体的老乡都是北疃村人的亲属,从外乡赶过来为亲人送葬的。因为没有棺椁,大多数死者都是被炕席卷着尸体掩埋的,也有很多死者连炕席都没有就那么入土的。

  黄致祥说:“日本想要抵赖他们的侵略罪行是办不到的,我说的这些,都是亲眼所见,亲身所受,绝不会因为日本右翼的抹煞就能毁掉。

  赴延安抗日  一路多艰险

  1942年以后,鬼子在中国到处修炮楼,黄致祥他们这些隐蔽在老百姓家中的学员接到上级通知,命令他们经望都县去冀西地区。地下党派村干部带学员们分头向冀西集中,当时带黄致祥的村干部还带了两个同学,年龄都比黄致祥大的两个人都有良民证,而黄致祥因为年纪小没有良民证。过哨卡时,鬼子没有堵黄致祥,而是将有良民证的女同学带到了炮楼里。村干部为了营救女同学,让黄致祥和那个男同学先去定县等他们,他去救人。黄致祥他们到定县等了好长时间,村干部才带女同学来到约定地点。那一天,黄致祥他们晚上赶到联系点时已经很晚了,吃过晚饭休息了一会儿,接他们的人在半夜时就带他们出发了,经过敌人的封锁区后到达了山里八路军驻地。在这一年不断转移过程中,黄致祥感受很深,他说:“这一年,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掩护,我们谁都无法保证安全,没有这么好的老百姓,共产党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那时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真是鱼水关系。

  黄致祥到达冀中八路军驻地以后,被安排到军区联校教卫队学习。他们集合在唐县的天主教堂,学校把他们分散到老百姓家中居住。这个教卫队是培训连队卫生员的,黄致祥是在看护班学习护理专业,他们住的是老百姓家的地上,铺着草。吃的是水煮黑豆拌盐,白天上课没有桌椅,坐在地上学习,晚上到老百姓家里讨论,没有灯。早起参加军训,跑步。星期天上山砍柴。

  1943年秋天,我军开始精兵简政,白求恩学校嫌黄致祥年龄小不要他,动员他回家,他坚决不干。后来部队把他们这些散兵编在一起,送往陕北。黄致祥被编在第三大队。黄致祥说去陕北的一路上,也是很艰苦的。因为敌人严密封锁,队伍只能是白天休息,夜里行军,过山西娘子关时,学员们连累带困的实在受不了啦,真是拽着马尾巴走,黄致祥因为走在路上睡着了,被后边的战友叫醒,他撵了好长时间才赶上队伍。在路过摩天岭时天却下起了雨,大家还都饿着肚子,停下来既无吃的,也无住的,队伍只好继续前进。走到山根时,天下的是雨,爬到山腰处,天竟然下起了大雪,第二天太阳出来了他们才爬到山顶。一天一夜,黄致祥他们步行了180里路。历经千辛万苦,黄致祥他们终于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他被安排到卫生队当护士,住在瓦窑堡。黄致祥回忆在延安的日子时,他说那时医院里伤员很少,大多都是病患,医院里没有什么特效药。

  救死扶伤  默默奉献

  1945年日军投降以后,黄致祥来到内蒙古丰镇,第一次乘坐火车从丰镇到达河北的怀来,然后一路徒步走到东北。1946年2月6日,黄致祥在山城镇加入了共产党。

  1948年8月,黄致祥受组织派遣去哈尔滨军医大学学习一年。1949年秋,黄致祥毕业后被分配到辽东省凤城县医院工作。1952年5月,他被任命到通化卫生科任副科长兼通化市立医院院长。1979年,他被组织上调到通化地区医院(后更名为通化中心医院)任院长至1994年离休。

  黄致祥在七年的军旅生涯中立过多少次军功他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六、七十年前他们自治蒸馏水,土法为西药保温的事儿他都记忆犹新。关于抗战的经历,老人也很少向人提起过。

  黄致祥从医52载,在他从医生岗位上退下来之后也有很多求医者来找他,他心里时刻装着患者,把解除患者痛苦视为自己的快乐,医治病患、救死扶伤。他是医者的榜样,也是默默奉献的老兵。

(责任编辑:李咏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