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 指导完成心脏手术

16.03.2016  18:27

为人父母,最开心的就是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陪着他快乐成长,这对于家住双阳区的王振伍一家人来说却成了奢望。孩子出生了,短暂的兴奋与快乐后,一家人竟发现孩子脸色发青、吃奶费力、哭时声音微弱。就在家人带着孩子四处检查时,一场肺炎却给孩子带来致命的威胁。就在这时,吉林省人民医院小儿心脏外科医疗团队给孩子争取到希望。3月14日,术后的小瑞(化名)看见爸爸妈妈来看自己,也会喃喃自语地咿咿呀呀着。想着孩子以后能跟正常的孩子一样生活、学习,一家人更是喜极而泣。

 

心脏先天畸形

 

让左侧心脏“不工作

 

14日中午,又到了探视时间,小瑞的爸爸妈妈顾不上自己吃饭,着急跑回医院,来到儿子所在的普通特护病房。“新买的学习机,能放儿歌、能放动画片……”小瑞的爸爸王振伍边说边打开玩具,高兴地交到护士手上。安上电池,小瑞听到了音乐声,咬着安抚奶嘴的他兴奋地喃喃自语。

 

看着儿子高兴的样子,两口子的脸上露出了微笑。王振伍告诉记者,9个月前,一家人兴奋地等到小瑞出生,儿子出生后不久,因工作需要他去了外地。孩子6个月时,他回到双阳区的家中,当看到孩子脸色发青、吃奶费力、哭时声音微弱时,他马上就感觉有异样,带着孩子到多家医院检查发现,孩子心脏异常。然而,由于孩子太小、体重太轻,唯一方法就是等待,让孩子长大些再接受手术治疗。

 

自从那以后,一家人再也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我们两口子经常是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守着孩子,生怕夜里有一点儿闪失。”小瑞的妈妈郑雪红着眼圈说。无奈,这样的精心照顾依旧没能阻挡住危险的到来。一个多月前,孩子感染肺炎,呼吸机、5次血液透析……9个月的小瑞不得不面临全身插满管子的日子。住院35天,孩子的体重从8公斤降到5公斤。然而,危险信号也一次次出现。为了给孩子寻找希望,一家人来到吉林省人民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中心。

 

经过各项检查,孩子被确诊患上极为复杂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也就是说,原本由静脉系统收集的氧和血应该进入到左心房,但他的血没有回到左心房,而是直接回到了心脏右侧。“孩子的心脏畸形已经造成他左侧心房没有血液供应,右侧心房由于超负荷工作出现严重扩张,已经是正常儿童的两倍大。”中心主任张学勤带领的张学勤说。记者获悉,正常9个月大婴儿的心脏应该只有一个鸭蛋大,而小瑞的心脏已经快赶上一个橙子大了。

 

记者了解到,如此严重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心脏畸形,在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中仅占0.5%,也就是说平均200名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中仅有一名发病。这样的患儿出生后,如果不经过干预,50%的患儿半年内就会死亡,80%的患儿一岁内会死亡。对于小瑞来说,他能坚持到9个月才出现危险情况,也是由于他心脏畸形中还存在室间隔缺失,让缺损面积近5毫米直径的空洞给小瑞带来了生的希望。“血液从房间隔缺失的位置流到左心房勉强维持血液供应,当他逐渐长大后,缺损空洞缩小后血液无法继续供应,也就不再能维持身体血液供应。”张学勤介绍。

 

3D打印技术

 

首次应用到心脏手术

 

面对小瑞的病情,唯一的出路也只有手术治疗。怎样才能稳、准、快地为小瑞做好精细的手术?张学勤想到了3D打印技术。通过CT显示结果,先打印出一个与小瑞一模一样的3D心脏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制定手术方案也有了准备的实施方案,从切口位置、吻合口的大小、发育不良心室及血管的处理等都有明确方案。“医学3D打印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治疗意义非常重大,因为任何一种先天性心脏畸形都有其独特性,同样一种疾病,每个患儿的畸形表现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手术方案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设计。”张学勤说。

 

在3D打印模型的精准指导下,3月11日,张学勤团队的医护人员们利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完成了手术。“正常心脏修补手术为了完全吻合切口,血液体外循环就要两个多小时,而用了3D打印技术,能第一时间找到缺损位置,小瑞的手术中,体外循环还不到一个小时。”张学勤说。

 

未来能娶妻生子

 

过正常人生活

 

那天的手术很顺利,术后第一天,小瑞就脱机拔管转回到普通特护病房。目前,小瑞状态很好,正在顺利康复当中。小瑞所接受的手术也成为我省第一例在3D打印技术指导下完成的心脏外科手术,填补了我省心脏外科手术的空白。“再过一周时间,小瑞就可以出院回家了,他会像正常孩子样健康的成长,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将来,他也可以娶妻生子,过正常人的生活。”张学勤说。

 

孕中准确检查

 

可降低心脏畸形胎儿出生率

 

准妈妈在孕中检查特别重要。”说起心脏畸形孩子的出生,张学勤特别提醒说,先天性心脏病发病原因很多,遗传因素仅占8%左右,而92%为环境因素造成的,如妇女妊娠时服用药物、感染病毒、环境污染、射线辐射等,都会使胎儿心脏发育异常。尤其是妊娠前3个月感染风疹病毒,会使孩子患上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急剧增加。为此,妊娠早期(5周至8周)是胎儿心脏发育最重要时期。为保证优生优育,孕妇在孕检过程中,发现胎儿存在室间隔缺损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时,可以考虑孩子出生后及时手术干预,如果畸形严重,建议最好选择引产。

 

针对室间隔缺损等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张学勤指出,患有该病儿童如果手术及时也能迎来生的希望,但要是错过时机将出现不可逆的肺动脉高压,失去手术机会,影响寿命。“家长发现孩子心脏有问题一定不要耽误治疗。”张学勤提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