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科技沃土 助推东北振兴
东北,不仅是昔日工业领域的“共和国长子”,更是我国科技事业的一片沃土。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里,一批批科技人才不懈努力,一项项科技成果领跑世界。科技之力,正在成为东北振兴的强大“助推器”。
“科技高地”
闪烁新亮点
吉林是我国光学研究重镇。多年来,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光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载人航天等重大项目中。经过不懈努力,吉林的科技工作者们在助力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圆了自己的卫星梦。
2015年10月,商用遥感组星“吉林一号”成功升空,这是我国首颗自主研发的商用卫星。“在多年研制航天光学载荷的经验基础上,我们完全有能力制造属于吉林省自己的卫星。”“吉林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宣明说。
如今在天空翱翔的“吉林一号”已传回大量高分辨遥感图像和视频数据,与各传统产业不断碰撞出“新火花”。“‘吉林一号’用三天时间就能把全省农业用地扫描一遍,通过纹理明确分清种植作物,便于对种植面积进行统计。当发生病虫灾害时,卫星上的农作物光谱信息就会产生变化,提高对病虫灾害预警和统计的效率。”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宏光说。
在东北,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不仅能“上天”,也能紧紧扎根黑土地。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及技术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冯欣告诉记者,他的科研团队把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向了田间地头,由其研发的免耕播种机电子控制系统,让播种、施肥、落籽、合土等各个环节全部实现智能化,农民在手机上就可以掌握种植数据,应用这项技术的农机生产企业,年销售额从几千万元增长到3亿元。
“通过我们的监测系统,参地的土壤湿度、气压、光照等各项指标会实时传回实验室,便于我们及时对人参种植户进行指导。”冯欣说,这几年,研发团队的人参监测系统已经覆盖了2000亩参地,“互联网+人参”的模式让人参从种植到产品开发的各环节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筑巢引凤”激发新动能
近年来,东北不少地方都把打造科技发展软环境作为着力点,为吸引全球科技人才回巢发展定制政策、搭建平台、配套服务。
在日本学习研究多年后,蒋振刚带着全球领先的内窥镜手术导航技术回到长春理工大学。据介绍,所谓内窥镜手术导航,就是借助先进的医学建模技术还原患者的身体结构图像,为内窥镜手术提供实时的精确辅助参考,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成功率。
回国以来,蒋振刚在学校提供的优越环境中不断攻克技术难题,与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开展合作研究,还成立了吉林省医学影像计算实验室,手术导航系统日益受到业内关注。
在长春理工大学,近年来从海外归来的科研团队还有不少。其中,由姚洪涛率领的图像芯片团队,技术水平已经跻身国际同类产品前列,并建立了地跨长春、深圳等地的研发和生产体系。
“吉林是我的家乡,我的事业在家乡可以做得更好,尤其是有了‘千人计划’等更高的平台,我们可以带动与当地企业的合作,也可以努力把更多企业、专家吸引回家乡发展。”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长春博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华说。
张立华曾在美国的英伟达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担任要职。2011年,看到国内发展前景,张立华带着先进的异构计算技术回到长春高新区,致力于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和无人系统等领域的产品技术研发,为谷歌、英特尔等国内外顶尖的软硬件企业提供相关领域的高性能算法、工具、产品以及解决方案。
立足长春,放眼全球,张立华对于未来的技术发展充满信心。“接下来我想建立一个人工智能系统创新中心,联系科研单位和企业一起做产学研的创新,在人工智能、无人系统等领域提升我们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张立华说。
像黄大年一样深耕沃土
振兴东北,科技先行。不少扎根东北的科研工作者表示,东北良好的科技基础和丰富的科技资源,必将使科技支撑成为振兴发展中的一抹亮色。
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立军率领的科研团队,经过不断努力掌握了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高功率、高光束质量半导体激光合束技术由国外垄断的局面,在成果转化等方面走在国内前列,成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朝阳产业。
日前,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的先进事迹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对于不少东北科技工作者来说,在黄大年生前扎根奋斗的东北,他们更感到肩上的使命光荣。
“黄大年老师虽然走了,但是他扎根东北、精心耕耘的精神,会一直激励我们,让这片沃土结出更丰硕的成果。”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副教授王伯昕说。
作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寒区工程地质环境多场耦合作用试验装备”其中一项子课题的负责人,王伯昕告诉记者,他不仅要秉承黄大年老师迎难而上、不懈钻研的精神,更要在科研工作中时刻牢记国家赋予的使命,保持一身正气。
“我们会通过不断创新,开拓产学研合作的新课题、新领域,完成黄大年老师未竟的事业。”张立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