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投入大量财力物力推动民族地区社会事业持续发展

06.06.2015  00:15

让少数民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我省推动民族地区社会事业持续发展

中国吉林网讯(记者黄鹭)近年来,随着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把更多的财力、物力向民生事业倾斜,推动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教育方面,我省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少数民族中小学达212所,其中朝鲜族学校130所、蒙古族学校63所、回族学校7所、满族学校12所。国家和省级财政专项经费持续向民族地区倾斜,民族自治地方也都设立了专项资金,重点解决民族教育方面的特殊需求。我省还积极推行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汉语课使用统编语文教材、部分课程汉语授课等一系列教学改革实验,提高了双语教学质量。在前郭县蒙古族中学,开设了使用蒙汉双语授课的班级。校长胡忠诚表示,学习蒙语的学生高考时可以参加与其他地区大学的交换生计划,同时获得本科学历的蒙古族学生回到前郭县工作,相关部门会负责安排相应的岗位。

在医疗卫生方面,我省立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坚持对民族医药卫生事业给予倾斜,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目前我省民族地区已初步形成了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04年以来,我省已安排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建设项目770个,总投资13.27亿元,改造业务用房55万平方米,配置了大量医疗设备。到2013年底,我省已形成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络。我省十分注重对民族医药的开发应用,通过支持延边朝医医院、前郭县中医院蒙医科等民族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注重发挥朝、蒙医药特色优势,提升服务标准,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文化事业方面,我省不断加强民族文化发展和建设。目前,我省民族自治地方共有各级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艺术)馆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45个,城市社区文化中心28个、活动室207个,各类农村文化大院703个。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部分已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而在我省4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录中,少数民族项目有37个,占83%。朝鲜族农乐舞、长白山满族剪纸已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