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五证合一”改革“成效初显”

22.12.2015  12:42

  按照国务院关于“三证合一”改革的安排部署,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省工商局会同省发改委、省质监局、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社保局、省公安厅、省政务公开办等部门,自2015年10月1日起全面推行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保登记证和刻制公章准许证明“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通过“五证合一”改革,将原来企业依次申请、6个部门分别办理,改为“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照一码、一网共享”,不仅实现了市场准入环节提效、减负、增速,充分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更有力推动了政府部门间信息互联共享,为下一步开展部门协同监管、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10月1日-11月25日,全省新登记企业10560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4.8%;日均新登记企业户数达293户(按26个工作日计算),与改革前相比增长40.2%。截至11月25日,全省已有38578户企业换领了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新版营业执照,平均办理时限为1.5天,受到企业广泛好评。

 

  高位统筹,形成合力。省委、省政府领导对“五证合一”改革高度重视,多次作出指示、批示。省政府专门成立了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由常务副省长担任组长,下设商事制度改革专题组,由省工商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单位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统筹推进“五证合一”改革等工作。省直各成员单位及全省各级相关部门也分别成立了一把手挂帅的“五证合一”改革领导小组,形成了高位统筹、多部门参与、各层级联动的工作运行机制,实现了各种资源最大限度整合和优化利用,为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证。

 

  准备充分,措施得力。今年6月至9月,省工商局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大量“五证合一”改革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一个意见、一个办法、一个平台、一个预案”,即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行“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省工商局等七部门名义起草并印发了《吉林省“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建设了“五证合一”数据交换平台,制定了各部门交换信息目录,细化交换数据的标准和要求,新制作工商登记申请表格25张,梳理各种类型登记提交材料规范75种;专门制定了《“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应急预案》,提前研判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并提出对策,有效避免了改革后各部门工作程序不清、企业办事不便的问题。

 

  沟通顺畅,配合默契。“五证合一”改革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业务工作的颠覆性调整,需要各部门通力配合、精准对接。省工商局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建立了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络员制度,创建了吉林省“五证合一”改革微信群,对改革进展情况及出现的问题做到定时调度、随时沟通、及时解决。先后召开7次部门协调会,详细研究改革前后业务衔接和系统互联互通事宜,各部门都从各自工作实际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确保了改革前后各项业务做到外科手术式的精准对接,企业数据实时共享、无障碍流转。

 

  无缝衔接,服务到位。为有效服务“五证合一”改革后出现的创业热潮,省工商局要求全省各级工商登记窗口做到“三增”,即增设登记业务窗口,增配精干业务人员,增加高性能打印机、读卡器、身份证扫描仪等基础设备,全力提供便捷高效的工商登记服务。省工商局还会同各部门共同制作了《吉林省“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服务指南》宣传册,就改革热点问题答疑解惑,已在全省各级工商登记窗口向企业免费发放5.8万份。专门印制了统一格式的《“五证合一”登记提示单》,提醒企业领取“一照一码”后办理其他手续的流程、时限和要求,要求各级工商登记人员在办理“一照一码”时向每户企业发放,极大节省了企业往返咨询时间。部分地区在政务大厅增设“五证合一”咨询窗口,各部门派专人解答企业相关问题,实现了工商、质监、税务、社保、公安各部门业务联动,无缝衔接。

 

  多方宣传,全员培训。为推动“五证合一”改革红利充分释放,9月份开始组织省内外主流媒体开展大规模舆论宣传,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吉林日报、吉林电视台等媒体累计发稿120余篇,在省内外引起积极反响,达到了广而告之的效果。10月8日上午,举行了全省“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启动仪式,省政府分管领导出席并亲自颁发全省首张“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进一步扩大了改革影响力,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为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各部门把加强业务人员特别是窗口人员业务培训作为重要抓手,省工商局举办6期全省工商系统“五证合一”改革培训班,累计培训1400余人次,窗口登记人员培训率达到100%。省质监局、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社保局和省公安厅也采取视频会议、现场教学、网络互动等方式,对全省各级业务人员和相关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为“五证合一”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人员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