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寄山水画人生——今之山水画印象

18.12.2015  09:40

  今之依恋故土,家乡的山水风情浸润在她的心魂深处,她的每一幅原创画作,拙朴挚诚,雄浑大气,显示了其鲜明的艺术个性,更充满了她对家乡的热爱。

  关 鉴

  

  ▲今之中国山水画作品《万古琴

  一

  前不久,吉林省收藏家协会等相关组织主办了一次书画展。我因明年的西安个展,正忙着赶画,没能及时去长春万朗艺术中心参加画展开幕式。第二天一早,我吃过早餐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出租车赶到了展厅。我之所以有些急切地想到万朗艺术中心观展,是因为我的学生今之带着20多名桦甸籍书画家参加了此次全省范围内的书画大展。

  这次书画展汇集了省内书画家近200件作品,应该说,这些作品集中代表了我省书画艺术的较高水平。我在展厅里独自浏览着一件件作品,为我省书画艺术的发展成就而高兴。特别是看着桦甸书画家们的作品能在这样的展事中集体亮相,内心升腾起由衷的欣慰之情。

  桦甸位于吉林南部,那里不仅山好水好,资源丰富,也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今之是桦甸人,从小生长在家乡的山水之间。她和我所有的学生一样,热爱绘画,且为人正直、真诚,性格热情奔放,是桦甸苍莽的林海和原始风物赋予了她这样的性情。

  二

  我居住在长春,2012年年底,今之来省城拜师之前,我们还未曾谋面。先是她在遥远的山城桦甸打来电话,告诉我,他们组建了一个叫“苏密古城书画村”的基层书画组织,希望能得到我的帮助。她还想让她桦甸的老师刘洪宝拜我为师。我听了很高兴,对他们的绘画热情和敢想敢为的创新行为很感兴趣。她带刘洪宝来拜师,我见她知书达理,很有灵性,特别是看到她的文学作品时,我当即决定两个学生一起收下。她本名叫王艳,我给她取了艺名“今之”。

  自从今之进入师门并成为吉林省中山画院的常务理事和特聘画师后,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她的许多作品多次入选省、市举办的各项画展。她的《塞北高秋图》、《劲秋》、《山中一夜雨》等作品,不但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宾馆,走向了中原大地和我国的台湾宝岛,还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赞许和观展者的好评,多幅画作被有眼光的藏家收藏。

  今之的绘画技巧已近娴熟精道,作品中浓烈的色面和粗糙的线条里燃烧着生命的激情。秋日的白桦林像燃烧的火苗,岸边的衰草是焦虑的黄,渐行渐远的亭亭少女在蓝色天空的映衬下,透视着她内心那略显苍凉的些许忧郁。扭曲的线条和浓厚的色彩,表现出画家内心的彷徨、挣扎和向往。就创作本身而言,“无法之法乃为至法”。

  艺术是感情和生命的流淌,今之为了画画,她“抛家舍业”、“四处奔忙”,就连短暂地把自己“屏蔽”起来,也是为跟上省内举办的一个又一个书画展。

  三

  用专业术语来说,气韵生动的国画作品才是上品。换一句话说,好的线条是“”的,同样铺陈的颜色也必然是有“生命” 的,如何让素宣和墨色活起来?只能用情——恣意汪洋或含蓄隐晦的深情。气韵是艺术的灵魂,而气韵,只有画家的热血和思想的锋芒才能被激活。她笔下的山水画作有着浓郁的故土情结。笔下的山,就是她童年眼里渐渐长高的故乡。实际上,在她少年时代青涩的梦想中,已经无意识地闯进了一种延伸的美学境界。或浓或淡的泼墨,或简或繁的点染,笔下的色彩就像飘逸的“”,随心而动,“”到之处,便是意境幽远的画卷。她对艺术的执著与深情,让她的思想在作品里渐渐生辉。

  为了画好山水画,她经常到大山深处去采风,在身临其境中挖掘对山水物象的感知。在故乡山水的陶冶中,她的画作充满了大自然赋予的灵性。在此基础上,她广泛吸取古今绘画知识和技法,追寻“贵在传神,重在表现思想内涵”的画风。我常和她说标准化的技巧没有价值,画家吴冠中也有“笔墨等于零”的参悟。艺术的生命在于感情,但凡好的作品都是用色彩和线条诉说生命、思想和性情,而不是技巧的展示。气韵生动是画家生命里带出来的东西,是别人模仿不来的。她之所以有如此快的成长,是因为她用生命在画,画她的爱、她的失意,甚至是处于无助中的生命状态与个体经验。当然也画她的幻梦和理想,生命中所有的感觉她都能用笔墨呈现给观者,所有这些都充满了人文思想和时代元素。

  她笔下的山水画作里,总能感受到她着意用色彩的变化来渲染和烘托意境,借以增加画作的感染力和艺术含蕴。于是在她的笔下,就有了雄峻而见灵动,苍劲而又飘逸,清丽中蕴含拙朴,让人在一幅幅创意独到的画作里,体会到她挥洒自如的艺术胸怀。

  用笔泼辣是今之山水画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她个性鲜明,豪爽真诚的气息,始终贯穿于她的画作,就连黑与白的素描,黑色的沉郁和白描的闲逸融合在一起,也形成了浓郁的艺术写意,从而让作品境界别有洞天。

  四

  今之依恋故土,家乡的山水风情浸润在她的心魂深处,她的每一幅原创画作,拙朴挚诚,雄浑大气,显示了其鲜明的艺术个性,更充满了她对家乡的热爱。她愿意在公益活动中主动担当,不但是文化艺术界的一名活跃分子,也是她所在街道基层书画团体的创意人和组织者。她擅长作文,写诗,摄影,这些也都是她多年基层工作练就的画外功夫。今年她还出版了个人散文集《笔落散珠》,得到了业界的肯定和好评,《江城日报》《吉林日报》等媒体分别发表了吉林文学界评论家为该书撰写的评论文章。2015年,她同时加入了吉林省作家协会和吉林省美术家协会。

  今之对家乡的“市树”白桦有着深厚的感情,白桦的挺直和纯净,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画家本人的人格象征。所以,她很爱家乡那一片片白桦林。桦甸的秋天是一个斑斓的“五花”世界,她的山水画《秋思》,用缤纷繁缛的色彩,把桦甸之秋描摹得如此绚烂多姿。恰到好处的艺术夸张,笔法不拘的意态呈现,在层层叠叠的色彩递进和碰撞中,给人们带来了唯美的视觉冲击。《雪润白桦》、《相依》、《劲秋》等作品,也都是她在浓郁的乡情里孕育出来的一幅幅佳作。通过运墨和留白的艺术处理,栩栩如生的白桦林扑面而来。其中的《婷婷白桦林,悠悠丽人行》,色彩虽只有黑白两种,简约里却融汇了质朴而奇崛的美学理念。

  我曾要求她在自己的绘画实践里尝试描绘松树。松树是神州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最具人格象征的植物。她把对松树的景仰融汇在一幅幅作品中。她在《乾坤清气》这幅画作里,把松树的仰天直立,雄浑浩然的正气,形象地表达了出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她的其他几幅描绘松树的作品,如《月华松辉》、《晨雾炊烟》、《高山伴侣》、《志在高山》和《万古琴》等,也都用了不同的艺术手法,其间不仅描绘了松树的生命姿态,也表现了画家内心的向往,抒发了高贵的艺术情感。

  五

  今之的绘画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她的刻苦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进入师门以来,她就好像变了一个人,用她的话说,是“终于找到了激情喷发的出口,也找到了为之奋斗的方向”。她不分黑白地画画,不遗余力地奔波于吉长两市及京都,我曾听她说,连梦里都是她的构想世界。她告诉我说她家里有一面画壁,每晚都要起来几次,点灯看看壁上的画,一时兴致来临,不管几点,她披衣即画,只为抓住上苍赋予的稍纵即逝的艺术灵感。

  家乡桦甸为她的绘画世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艺术矿藏。冰雪是东北最常见的景物,尤其是雪乡,早已萦绕在今之的梦境中。《姥家印象》和近期参展的作品《律动的炊烟》、《寒溪流韵图》、《冬雪舞墨龙》等,都是我比较满意的作品。她没用半点肽白,却让莽莽苍苍的银白世界跃然于六尺素宣。其中《冬雪舞墨龙》,为三米画卷。

  最近,我欣然受邀参加了由她组织并参展的“长白风—桦·靖两地百幅油画展”。他们展出的画作让人耳目一新,我高兴地看到从未拿过油画笔的她居然展出了八幅风景画。当那一排用色大胆,风貌不一的画作映入眼帘时,我禁不住对她发出了感慨。她笑着对我说:“谢谢恩师鼓励,我是在踏着昨天和今天这两个轮子,追赶从小就曾有过的画家梦。我要用手中的画笔,来记录和描绘家乡故园的风土人情。

  我想,这也是她盼望和追寻的色彩人生吧!

  

  作者简介:

  关鉴,满族,1941年出生,吉林省海龙县人。关东画派代表画家。绘画作品曾在《美术报》、《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发表,被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宋庆龄纪念馆等展馆和多国友人收藏。主要代表作品有《欢乐的草原》、《革命代代如潮涌》、《大车店》、《风和日暖》、《关东风情》等。

  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荣誉顾问,吉林省画院专职画家,吉林省中山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