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密集考察银行:希望金融机构发挥更大作用

27.04.2015  14:39

4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兴业银行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分行,这是继17日考察工行、国开行之后,李克强总理考察的第三家银行。总理密集考察银行在过往并不多见,这被认为是敦促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境况下发挥更大作用的体现,其中所传递的政策信号值得关注。

 

希望金融机构发挥更大作用

 

李克强总理在17日考察工行、国开行期间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但下行压力加大,金融调控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有新举措,金融要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对此,来自监管部门人士的看法是,目前北方一些省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透过总理密集考察银行及其讲话可见,高层希望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境况下发挥更大作用。

 

23日公布的4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跌至12个月新低,且连续两个月在荣枯线下徘徊,显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部分北方省份,比如山西一季度GDP增速仅2.5%,且工业生产增速出现负增长。东北三省经济形势亦不乐观。

 

因此,稳增长被分析人士认为仍是二季度政策主线。实际上,李克强总理考察当日,国开行即公开表态要在稳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24日,邮储银行刊发名为《服务实体经济是新常态下的最高战略》的新闻通稿,该表态正是基于该行研究和贯彻李克强总理17日考察国开、工行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不过,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并不认为总理密集考察银行意味着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的大。连平说,不能对此做过多联想。他认为,总理考察国开行以及大型商业银行应该是着眼于经济新常态下的中长期发展,且目前外部空间明显打开,比如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等大战略在推进,要着眼于全球格局。

 

连平同时也提到,在经济下行期,不排除银行风险偏好度降低,惜贷可能导致企业需要支付更高的融资成本,这或是目前一大背景。

 

实际上,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亦是李克强总理考察银行提及的一个重要方面。李克强强调,金融机构要以改革的方式,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强对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的服务。

 

23日考察兴业银行时,李克强总理重申银行要进一步合并收费项目,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帮助他们爬坡过坎,渡过难关,而设立自贸区的初衷就是用开放倒逼改革,要通过开放跨境金融业务,倒逼内地融资成本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