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吉林落地生根
时下,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如何打好这场事关吉林发展全局的攸关之战?
“要把蕴藏的巨大活力激发出来、释放出来,不断开创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全国两会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嘱咐我们:做好加减乘除,实现优化升级、脱胎换骨,进行深化改革创新,实现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战略性调整。犹如春风化雨,总书记的嘱托飞跃巍峨的白山之巅、掠过滔滔的松江两岸,浸润着2700万吉林人的心田……
吉林的夏天从来没有如此火热。
不平凡的2015之夏无疑是吉林发展史上一个金灿灿的节点。7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如约来到吉林,走边疆、访农户、下田间、进企业、问民生、谋发展,与干部群众促膝而坐、深入交流,望闻问切、把脉吉林发展—— “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寻求新突破,在振兴老工业基地中积聚新动能,在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中取得新进展,不断朝着振兴发展的目标迈进。”
与大地贴得越近,瞭望天空才会更高远。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殷殷期望入脑入心,犹言在耳;凝聚智慧的真知灼见,字字珠玑,句句精辟,字里行间寄托着对吉林的亲切关怀、对吉林人民的深情厚谊、对吉林振兴发展的殷切希望。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迅速转化为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转化为推动吉林新一轮振兴的强大动力。白山松水活力涌动,黑土地上生机盎然。
做好“加减乘除”新运算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要做好‘加减乘除’”。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语传遍万重山。这是总书记对吉林的亲切关怀,更是殷殷嘱托。新常态下,我省登高望远抢抓机遇、下大功夫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寻求新动力,在关键之年,打好“关键”之仗。
披星戴月,顶风冒雨,9天奔行4000公里,实地巡检72个大项目——6月4日到13日,省领导带队,一次吉林少有的大规模、高密度项目巡检分东、西、中三线在全省展开。
项目落地实不实,项目建设快不快?还有哪些“肠梗阻”需要疏通?一路巡检,实地督战,望闻问切,提振士气;巡检归来,比学赶超,见贤思齐,信心满怀;对重大项目边巡检、边评议,激发潜能、增添动力,开启了我省大项目建设的激情之夏。
项目,是稳增长和调结构的最佳结合点。7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288亿元,一旦建成,拉动作用将十分明显。目前,44个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项目已竣工4个,在建的25个计划年内竣工9个。国家“七大工程包”项目,涉及我省6大类共486个,目前已开工238个。全省亿元以上在建项目2112个,完成了上半年新建项目开工率80%、续建项目复工率90%的阶段性目标任务。8个在建铁路项目全部复工,11个高速公路续建项目复工8个,11个纳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规划中的项目已开工4个。部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已开工建设……重大项目建设掀起高潮,势头迅猛。
曾几何时,结构不合理,让吉林吃尽苦头。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对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吉林绝不能再错过历史机遇。
吊臂缓缓升起,把垃圾箱稳稳地卸到地面上,短短几分钟,垃圾清运车就卸完了,方便、快捷。中航四平奋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与中航工业合作,提升传统产业,助力企业走上了高端发展之路。
腾笼换鸟让老工业区焕然一新。一江清水从哈达湾蜿蜒流淌,一片宜居新城拔地而起。吉林市将哈达湾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冀东水泥在永吉县建成投产、晨鸣纸业落户金珠工业区、中钢吉铁重组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高扬“有中生新”、“无中生有”的风帆,我省已告别“二人转”,唱响“大吉剧”——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齐头并进,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建筑、旅游并驾齐驱,服务业提升方兴未艾,新兴产业培育风生水起。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将自主创新变成企业的“本能”,成为竞争新优势。在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公司,一排排医疗设备小巧精致,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这些产品全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在国际市场上与跨国集团的产品叫板比拼。
融入“一带一路”,我省开启开发开放新纪元。大通道,大边贸,开发开放,互联互通,“借港出海”,使珲春正式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几年来,珲春市“先行先试”,不断破除体制机制桎梏,全面优化发展环境。近日,获批开展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这无疑是对珲春不断深化改革、大胆创新的一种肯定。
新常态下,做好“加减乘除”新运算,是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不二路径。
争当现代农业排头兵
秋阳明媚,又一曲丰收之歌在吉林黑土地唱响。
“吉林要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总书记对吉林农业寄予厚望。
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成为吉林农业奋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全省开足马力三箭齐发,推进生产、产业、经营三大体系建设,向农业现代化迈进。
“现在靠老把式种不了地喽。”榆树市五棵树镇合发村陈卓成了村里的风云人物,今年,他租了一架轻型飞机,为600多公顷玉米喷洒农药,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陈卓说,过去,他两个小时才能喷洒1公顷地,而飞机,一天可以完成100公顷的喷药作业。
吉林以产粮大省著称,粮食人均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和玉米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而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功能简单、产业链条短小的无奈。
今年,我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采取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特则特等措施,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让支撑农业发展的“骨架”坚实起来,“立体”起来,“丰满”起来。
畜牧业开展全产业链开发,粮食业开展精深加工,人参、食用菌、鲜食玉米等特色产业项目“崭露头角”……一大批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产业跃上前台,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项目落地生“金”。
过去,土地被禁锢在笼子里,农民守着“财富”过着贫穷日子。如今,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为农民撬开了利用土地资源致富的新路子。
公主岭市万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薛耀辉说,过去,他通过担保公司贷款450万元,每年利息就15万元,还得抵押90万元保证金。他有了土地经营权证后,他直接与金融部门对接,仅这一项就节约成本20多万元。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让黑土地成为可以盘活的资产,让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成为现实,也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活力持续迸发。今年,我省将完成30%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任务,140多万农户从中受益。
东边虎啸西部鹤舞
8月的吉林大地,草木葱茏,满目苍翠,吉林已开启绿意盎然的生态模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全国两会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嘱咐我们: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吉林的优势,要进一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把绿水青山保护好,不断培育新的发展优势。
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吹响“绿色发展”号角到严防死守“生态绿线”,我省开启生态文明建设的“吉林模式”。
东部山区是我省重要的生态屏障,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保护生态就要从“林”做起。4月1日开始,全省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封山育林,长白山被采伐了65年的“疲惫”山林开始休养生息。
“河湖连通”让西部盐碱地由白变绿,身价倍增--绿油油的稻田、青青的草地、清澈的湿地。“河湖连通”不仅是水利工程,也是地地道道的民生工程、“生态富民”工程。
水至绿来,一通百通。湿地又“活”了过来!向海、莫莫格两大湿地补水后日渐水草丰茂,恢复勃勃生机。莫莫格湿地的白鹤来了3800多只,成为世界最大的白鹤迁徙停歇地。向海湿地多年不见的东方白鹳、白头鹤等珍稀物种身影再现,小天鹅一下来了600多只。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省对于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的重视,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2014年7月,省林业厅公布7段东北虎活动视频;11月,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拍摄到一只野生东北虎的正面视频;2013年10月,汪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了“一豹带两崽”的珍贵影像,这是国内首次拍到“一豹带两崽”的野生东北豹实体影像,在世界范围之内也属罕见。
数据显示,目前在我省境内监测到东北虎有28只左右、东北豹42只。与1998年中俄美三国专家在长白山林区调查发现的东北虎6至9只、东北豹3至7只相比,有了明显增加。珲春、汪清地区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东北虎、东北豹繁殖地。
天然林保护、林地清收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为保护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更好的自然条件。
一枝一叶总关情
民生无小事,百姓大如天。
“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发扬钉钉子精神,有坚持不懈的韧劲,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民生。
民生,有如神经末梢,丰富细微而又极为敏感,时刻牵动着经济发展的中枢。
夕阳余晖的映衬下,梅河口市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格外气派。汉白玉的小桥直接通向一座古香古色的凉亭,小亭边一条小河蜿蜒而过,不时传出阵阵蛙鸣。
“新区建设得太好了,像阳光花园一样,住在这天天都有好心情。” 63岁的于焕清大爷每天看着新楼一节一节地长高,根本看不出来这是回迁楼。
梅河口市委书记庞庆波说:“棚户区改造不是低水平的廉价小区,而是高水平的宜居小区,我们从打造宜居城市入手,每一处细节都设身处地为百姓所想。”
松原市宁江区商天晨老人,看着水龙头里流淌出清澈的自来水,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作为这里的老住户,这些年他没少为吃水的事儿犯愁。由于历史原因,我省许多地方二次供水站供水设备陈旧,水压不足,水质无法保障,居民意见很大。为从根本上解决百姓吃水难问题,我省开展了对城市二次供水市政引入管、老旧二次供水泵站、二次管网、楼内管线以及用户水表进行改造工程。
我省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入手,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突出、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坚持“民生为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让百姓真切地体会到党和政府心向民生的情怀。
汪清县菩提树工艺品制作培训学校的教室里,逼真的丝网花卉装点着各个角落,五彩缤纷。51岁的朴仁子正耐心地指导学员制作各种手工艺品。
为了鼓励民营市场主体发展,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省变审批制为注册制,涌现一批创业创新亮点。“吉林大姐”家政服务、“吉林巧姐”手工制作、“吉林网姐”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品牌,累计带动全省67万妇女就业创业。
“要真正确保让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吉林落地生根,取得实效。”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的话语再次点燃了全省干部群众火一般的激情。
2700万吉林人心中激荡着一种强烈的共鸣:乘着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东风,吉林一定会回答好走出一条发展新路的重大时代命题!
记者 栾哲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