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街道参加全国戒毒社区康复示范单位申报

07.01.2016  11:36

图为祝贺(左)在心理咨询室工作中。

  自2014年6月以来,我市社区戒毒工作全面铺开,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纷纷建立。

  然而,受戒毒工作先天艰巨与复杂、社区客观条件设施等因素影响,难免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其间,船营区德胜街道凭借不断地思维创新和精细管理,社区戒毒工作得到中央综治办、公安部调研组的充分肯定。

  “这是一个与家庭幸福、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备受全社会关注,我们自当竭尽全力。”德胜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站长祝贺说。

   率先建立“三级网格

  我市第一个标准化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坐落在船营区德胜街道安顺社区。在那里,档案柜、冰箱、电脑、制度板、心理测试机等一应俱全,经常出入的人除工作人员以外,还有不少心理专家。

  “硬件是基础,管理还要跟上。”祝贺告诉记者,德胜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以网格化为依托,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三级网格长”管理制度,设一级网格长1人,二级网格长5人,三级网格长44人,将日常排查、信息收集及对社区戒毒人员、社区康复人员管理等纳入网格化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能到位,社区戒毒(康复)执行率达到90%以上。

  据介绍,中央综治办、公安部调研组来德胜街道调研时,对这个“三级网格长”制度给予了充分肯定。也正因如此,近日,德胜街道作为全市唯一被推荐单位,参加了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示范单位的申报。

    时常灌输“心灵鸡汤

  “对社区工作人员来说,与戒毒人员的一次次‘磨合’,并不是那么容易。”记者了解到,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有些困难非常现实。为将社区戒毒工作进行到底,祝贺先是自掏腰包,花了3万多元,购进了心理测试机、沙盘、测评软件等先进设备,并以此为基础,创建了一个心理咨询室。

  与其他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相比,这个心理咨询室不仅是独创,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祝贺的诚意得到北华大学、市心理协会支持后,许多心理专家应邀前来,为社区戒毒人员灌输“心灵鸡汤”。

  “他们当中,很多人的内心是封闭的,一般人走不进去,也就无从下手。”祝贺回忆,辖区有一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毕业后去广州打工,后沾染上了毒品。起初,小伙子一声不吭,后经心理专家一遍遍耐心疏导,他逐渐阳光起来。15次主动到工作站尿检,全都合格。父母流着眼泪来不停道谢。

    希望形成强力戒毒氛围

  “尽管毒品的危害众所周知,但就社区戒毒而言,刚刚成长,还需要全社会的帮助。”祝贺认为,毒品牵涉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社区戒毒任重道远。

  下一步,祝贺准备与戒毒所取得联系,带领社区戒毒人员去“增进”感性认识,以此触动他们的心灵。“平时,还要组织各级网格长,没条件外出学习,就通过网络学习。只有理论基础丰厚了,工作起来才会有实效。”他说。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现在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戒毒氛围。”祝贺表示,他希望能得到新闻单位的支持,舆论助力社区戒毒,让毒品不再坑人害人,让我们生活的空间更加洁净。(江城日报记者/朱力勇 编辑/王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