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遭遇“周期性困局”朋友圈生意还能玩多久?

16.01.2015  09:50

    还记得去年在微信朋友圈里卖麻辣货的老板杨威吗?最近他的回头客小祝发现,如今杨威不在朋友圈里卖麻辣货了,而是改卖水果了。当初号称长春微信卖麻辣货第一人为何转项卖水果,是麻辣货的生意逐渐难做还是粉丝们的口味有变化?

    同时,新文化记者梳理长春去年三、四月份兴起的第一批微商朋友圈发现,很多微商开始转项,还有一些微商开始拓宽商品种类,不再单一卖某一个种类的商品。

    为何如此多的微商转做其他商品?

    微商遭遇自身周期性的困局,朋友圈生意还能走多久?麻辣货被快速跟风销量下滑利润锐减

    最近,食客小祝又想吃杨威家的麻辣货,却发现微信上再也看不到相关信息了,原来麻辣稍微老板杨威转项了。杨威坦言,麻辣货流行之后被迅速复制,一些人快速跟风,使得销售下滑。“卖麻辣货最火时一天营业额能超过2万元,可去年11月份之后,销量只有高峰期一半,甚至更少。当时月营业额为21万元,净利润率20%,月入只有4.2万元。与生意最火时月入超10万元相比,利润锐减。

    杨威认为,利润下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麻辣口味和海鲜对消费者来说属于窄众消费。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产品容易被复制,跟风的微商蜂拥而上。据他统计,去年下半年长春在微信朋友圈里卖麻辣海鲜的公众号至少有60多家。

    与杨威类似,去年8月林先生也在新浪微博上推出销售麻辣海鲜、麻辣鸭货的账号,后来又在朋友圈推出,现在林先生的麻辣生意比最火的时候差很多,营业额也就在2000元左右,销量比最火时减少了一半。生意越来越难做微商谋划转项

    在杨威发现麻辣货销售不好之后,他开始琢磨其他项目。半年时间里,他在微信上卖衣服、卖甜品、卖涮串,开大排档,最近的动向是在微信朋友圈里卖高端水果。不过杨威透露,相比过去卖麻辣货的20%以上的利润率,如今卖水果的利润率则低了近一半,10%多一点。

    另一位微商刘禹成,以前在朋友圈中卖丹东草莓、小柿子和水果黄瓜。市场打开后,随之而来的是竞争对手增多。“微商能坚持下来挺难,最初拓宽朋友圈是一个坎儿;之后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能够保持住销量也不容易。”他认为做微商的人多而市场需求空间就那么大,朋友圈消费能力被透支,毕竟谁也不会愿意消费一成不变的商品,这一点尤其表现在食品方面。刘禹成现在不仅卖水果、甜品,也增加了麻辣鸭头、冷面、麻辣烫的外送,最近还找到一个新奇产品,早教3D卡的销售也不错。

    而长春第一批微商中,不少做单一项目的微商也在寻找新的产品。于先生去年专注做水果微信销售,但后来也增加了进口牛奶、冰淇淋等产品。“朋友圈内消费品质的特性是一定的,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毕竟都是这些人,但在消费的同时一样会产生审美疲劳。因此下一步要做什么,很多人微商自己也不知道。”于先生表示。专家分析营销手段不变微商生意难持久

    最初朋友圈中代购海外奢侈品、化妆品、服装、奶粉居多,如今麻辣货、进口高端水果、蛋糕甜品、海鲜,真可谓五花八门了。

    但是新文化记者通过梳理发现,长春去年三、四月份兴起的第一批微商中,不少人开始转项,还有一些微商开始拓宽商品种类,不再单一卖某一个种类的商品。

    这是朋友圈生意越来越难做,是微商遭遇了“周期性困局”吗?

    对此,电子商务观察者、万擎咨询CEO鲁振旺认为,有优势的微商才能保证有区域优势。“那些化妆品、服装等商品早已经在淘宝这些网站做开了,而微商的优势就是做食品,即便不是食品也是本地客户当天所需要而你可以送达的商品。比如顾客现在坐在家里就想吃麻辣货,就想吃水果,这就是本地微商的优势,可以尽快地送货上门。并且食品属于销售方面大的类目,是顾客所广泛需求的,只要保证品质和口味,市场是有前景的。

    但鲁振旺分析,朋友圈内买东西已经进入了相对成熟的时代,很多粉丝当然也越来越精明:

    一方面,需要微商们针对相对固定的群体不断开发新的销售产品,来开掘自己朋友圈多方面的消费潜力,一成不变的销售只能是销售越来越少,最后卖不动了。

    另一方面,粉丝对于所购买的东西也越来越挑剔,要求商品的质量、服务的层次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微商也跟得上形式,在营销手段上,在品质保证上,都要转变,否则微商生意很难做得持久。

    新文化记者 吴丽娟

■钱景朋友圈卖货必遭洗牌

    微商可分为基于微信服务号的B2C微商和朋友圈开店的C2C微商,移动社交是微商核心,朋友圈卖货必遭洗牌,最终成为B2C微商的个人分销商,而B2C微商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商业模式。“B2C微商成熟的基础条件取决于完善的基础交易平台、社会化分销体系、社会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完善的售后维权机制。乐观地估计,未来零售渠道比例有可能按照传统电商30%,微商30%,线下40%的比例分配。”微盟创始人孙涛勇对记者说。

    而拍拍网微店负责人郭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未来微商长远的客户在三、四、五线城市。三线到五线城市的客户,他们每天拥有更多的App上网时间,进行这种碎片化的流量,比一、二线城市的流量还要高,三线城市以下的活跃度每年有50%的增长,微信、微博这些具有社交元素的App在三线到五线的城市更容易用上。郭彬提出,未来微商的打法应该是中心化+去中心化的结合。因为单纯的去中心化启动过程会比较漫长,即获取粉丝沉淀需要很长的过程,同时管理以及信任上也会遭遇挑战,因此需要通过中心化的入口引流以及去中心化的运营来快速启动。

 ■观点微商成不了下一个淘宝移动和PC将平分秋色

    不管电商怎么发展,智能手机普及得如何迅速,有观点认为至少3~5年内,微商成不了下一个淘宝,对于习惯在PC端购物的人依然会选择在PC端购买,移动微商只是让用户在碎片化、移动化和场景化的情形下体验更加方便。移动端的电商和PC端的电商形成互补,将平分秋色。

  综合《南方都市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