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玩微信摇签被盗3000多 有人说是木马有人说炒作

13.01.2015  13:52

近期,手机微信朋友圈传出一个“摇签”,网友们只需要参与就能“摇”出各自的新年运程,不过也有网友表示,在玩过“摇签”后,自己被盗了3000多元,不少人猜测这是一种木马病毒。

有人说是木马有人说炒作

近日,长春市民李先生在微信朋友圈发现一个活动,“摇签”,“就是关于今年的运势的,不少人都玩了,我也试了试。”李先生说,可是没过几天他看到有人在朋友圈里发布,这种“摇签”活动是一种病毒,一位网友表示,因为玩这个活动微信账户被盗了3000多元,“我没开微信账户,不知道这事是不是真的。”李先生说。

信息发布后,很多人进行留言,一位网友表示,这可能是一种木马。还有人表示,这可能是个人的炒作行为,不足为信。

微信支付:还未接到投诉

12日下午,记者联系了微信客服,工作人员表示这类活动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记者又拨打了微信公众平台的客服电话,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只是提供一个平台,具体发布者和发布内容无法准确核实,如果用户觉得该活动存在欺诈行为可以进行举报,同时可以联系微信支付的客服人员询问自己账户的情况。

微信支付的客服人员表示,目前他们还没有接到这类投诉,如果用户觉得此活动有欺诈嫌疑可进行举报,如果微信账户真的因此而受到影响造成损失,可以先进行报警,然后再联系他们进行相关个人信息的核对,核对无误后对账户进行冻结更改密码,对于造成的经济损失,他们会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理赔程序,“具体的情况还要等实际发生了之后才能进行,我们也提醒广大用户,对于这种个人发布的活动要谨慎对待以免造成损失。”工作人员说。

省公安厅:小心个人行为

吉林省公安厅侦查指导处侵财犯罪侦查支队队长狄友表示,他们目前还没有接到过类似情况的举报,“我们是根据举报的案件进行剖析,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不太了解,不过我个人觉得,如果是微信公众平台的行为,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如果是个人行为就要小心了,尤其是涉及到个人信息的,一定要谨慎处理。”狄友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微信常见诈骗手段有以下几种:

1.通过盗取微信账号、绑定微信的QQ号码、以及手机号码等方式,诈骗者冒充家人联系,并以各种理由要钱。

2.诈骗者一般通过获取用户好友信息,通过“微信换号”等方式进而以借钱、商业资金紧张、手术等为由骗取钱财。

3.诈骗者一般装成高富帅或者白富美,搭讪单身男女,在骗取感情上的信任后,进而以借钱、商业资金紧张、手术等为由骗取钱财。

4.诈骗者声称能“海外代购”,价格非常优惠,以此为诱饵,打折代购,待顾客付了代购款之后,诈骗分子会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类似的理由要求加付“关税”,等顾客钱付了,货品也收不到。

5.诈骗者以商品为诱饵,给顾客返利或者降价,再发送商品二维码,实则为木马病毒。一旦安装,木马就会盗取应用账号、密码等其他个人隐私信息。

6.有的商家发布“点赞”信息时,就留了“后手”,并不透露商家具体位置,而是写着电话通知,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的电话和姓名发到微信平台,一旦所征集的信息数量够多了,这种“皮包”网站就会自动消失,目的是套取更多人的真实个人信息。

7.犯罪分子利用微信发布免费招聘求职、拼车、顺风车等进行诈骗、抢夺、抢劫、强奸等的案件时有发生。  记者  马兴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