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安民小学创设家校沟通的新途径

22.09.2016  10:36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3G智能手机的普及,三亿多人成为了微信用户。微信已然成为了现在人与人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因为具有快速发送文字、照片、视频以及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快捷、便利优势,越发受到大家的青睐。龙井市安民小学教师日前已充分利用这一快速便捷的载体,使之成为家校沟通的有效途径,开启了家校共育的“网络新时代”。   从本学期开始班主任都陆续将家长的微信输进了自己的微信中并建立了班级群。老师们可以及时把学校和班级的日常活动、号召以及要求,传达在微信里。在班级阅读方面,班主任会在微信群里布置阅读任务,并建议家长引导学生每天进行半小时的课外阅读,做好督促和亲子共读工作。家长在监督孩子完成后,给予相应的回复。个别家长还别出心裁地拍下了孩子认真阅读的状态,这样不但大大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而且也方便了老师了解和统计学生在家自己阅读的完成情况。后续,老师们还会把阅读的开展情况在微信群中进行发布和总结。   专科课上也不例外。如综合实践课上,学生第一次缝沙包,兴趣盎然,有的学生连穿针都不会,但依然乐此不疲。教师觉得很有意义的时候,就去抓拍。班级全景、个人特写;穿针的、缝制的、装袋的、撩边的;专心致志的、急得抓耳挠腮的、做好一脸兴奋的??尽收入手机相机中。下课就利用办公室的无线网络传到相册。这样,朋友圈中的家长都可以看到这些照片。这样的照片是家长最喜欢的,他们能够一睹孩子在学校、在课堂上最真实的状态。   此外,当学校举行各类比赛时,微信更是大大地发挥了其展现动态信息的优势,老师们会第一时间在微信群里上传精彩的小视频,即时照片,以及获奖情况,这样以来,家长们就能更直观地了解到孩子的种种表现了。   据悉,班级中有的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特别强,思路清晰,计算快速准确。老师就利用微信中的群聊窗口,抛出话题请教这位同学的家长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解题能力的?此话题一出,引得家长们纷纷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参与讨论,各抒己见。这种彼此互通教育孩子心得的沟通形式,连通的是家长和老师的心,提升了教师对“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感悟。有的班主任还选择了一些有趣、精彩、独具匠心的作文或片断拍照,发到微信上,让家长阅读那些学生心中有但是却没有言说的话语和感情。通过家长留言,发现家长在阅读的过程中幸福着孩子的幸福,同时也快乐着孩子的快乐。   微信呈现的是极速轻快的楼层式对话,这种交流方式让家长和老师手机上的交流变得很直观和高效。安民小学自从全面启动了微信交流这一平台,微信群、朋友圈中学生们许多鲜活灵动的表现以及所反映出的问题,都得到了家长的称赞、关注、收藏和留言。家长们纷纷表示,微信不仅解决了家长“视察”需求的矛盾,更增强了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透明度,使班级管理形成了和谐、融洽的家校氛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家校互动。

 

 

作者:李 瑶

摄影:李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