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农业经营体系把活力“释放”出来

18.03.2015  00:04

——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型农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导城市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开放发展,发展品牌农业,探索电子商务模式,以新兴业态带动农业“接二连三”。

去年年初,东丰县黄河镇凤阳村开始出现“家庭农场”这一新型经营主体,过去一家一户如同“补丁”的小田地化零为整,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生产。

年逾6旬的凤阳村党支部书记孙德义介绍,过去村里几分、几亩的水稻田到处都是,根本达不到机械化耕作条件。有了“家庭农场”后,村里原来2321块“小池子”变成213块“大池子”。这不仅让田地变宽了,增加了种植面积,也使机械化耕作得到了最大应用。

农民从土地里“解放”出来,孙德义已经给他们盘算出另一条出路。“村民喜欢守家在地的就在农场干活,年轻力壮的可以跟工程队进城,出国的年收入都能达到10多万。

在吉林农村,新型经营模式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的面貌。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众多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依赖于土地流转, 依赖于正在深入开展的农村综合改革。

正是改革让一个全新的农业经营体系“诞生”出来,让农业的活力日益“释放”出来。

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张玉山在公主岭市陶家屯村可是小有名气。去年,他以亩产超吨粮的成绩,在市里拿了个高产状元。

这几年,张玉山在种地上没少下功夫,不仅自己承包了13公顷耕地,还和村民共同成立了农机专业种植合作社,有技术和机械装备做支撑。

资金一直是困扰我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瓶颈问题,没想到农村土地确权能帮我解决大问题。”张玉山告诉记者,去年,公主岭市作为我省土地确权试点,确权后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证分离,用经营权证抵押就可以到农行贷款,他承包的耕地测量和公示已经全部完成,但还没有到发证阶段。为了切实解决农民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政府为农民开绿灯,用农经局开出的土地经营权证明在经过农行审核后就可以实现贷款。

羊年春节前夕,他成为了公主岭市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的第一位受益者,贷款30万元又承包了30公顷耕地。张玉山说,解决了资金问题,让他进一步规模经营土地的设想得以实现。

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让黑土地成为可以盘活的资产,让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成为现实,也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活力持续迸发。

通榆县苏公坨乡种粮大户魏静启家一年产3万多公斤谷子。要在以前,每年卖粮的时候都是他犯愁的时候。“粮贩来家收购的价格,一公斤顶多卖到5块钱多点儿。”按这个价格算下来,一年剩不下多少钱。去年年初,魏静启和县里的电商平台签订了包销协议,他以每公斤6元多卖给电商。“从种到收,每个环节都按照电商的标准严格执行。”魏静启说,只要保证品质,再也不愁卖粮了。

许多祖祖辈辈与土地为伴的吉林农民,惊喜地发现,自家地里收获的果实,不出家门口,就可以卖出个好价钱。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正给传统农业插上“翅膀”,打开一个新的天地。

一个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正在显露雏形。

吉林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刚刚起步,已是异彩纷呈,让人信心满怀。

2015年,吉林被纳入国家12个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省试点之一;

长春市九台区被批准为国家首批33个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之一;

梅河口、梨树、抚松、洮南、东辽,成为国家第三批现代农业示范区;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今年力争达到80%;

土地收益保证贷款今年力争全省覆盖,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今年要扩大到28个县(市、区);

农业发展基金正在紧锣密鼓谋划设立;

……

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

在春意萌动的时刻,这一片松江沃土正蓄势发力,开始一次新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