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东北亚广告论坛在长举行 探讨广告业发展

23.11.2014  18:12

11月22日,“2014东北亚广告高峰论坛”在吉林省国家广告产业园圆满落下帷幕。作为东北亚地区广告产业首届权威性高端盛会,多位国家级专家学者、广告大师围绕着“数字时代广告业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对新形势下广告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剖析,就“大数据时代广告业发展趋势”“中国广告业的新未来”“本土广告公司的发展困惑与出路”等议题进行了精彩演讲。他们在阐述行业趋势的同时,探讨区域广告业的破局之路、生存之道。

 

广告业弊端:非土即洋、缺乏融合、畏难厌变

 

要问看电视综艺节目、看电视剧,最不想看到的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广告”。不知不觉间,广告似乎已经无处不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到处都能看见广告。那么,中国广告业的未来会是什么样?探讨广告业的未来,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丁俊杰认为,我国广告业其实存在很多弊端,非土即洋、缺乏融合,要么是传统广告,要么新广告,本土的有效做法和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不能融合,甚至一直处于对立的形态。广告人缺乏敬畏,难以自信,畏难厌变,错失机会。变来变去,没有方向。

 

眼下广告业的许多人不专注,贪大求快,名不符实。应当承认,方兴未艾的数字革命,必将改变广告的模样,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运用,一定会给广告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丁俊杰称,在美国,许多广告公司都在重新改造,不仅改变公司架构,还吞并了很多专业公司,如医疗保健、在线、邮购、推广公司以及其他实际整合传播的单位,发生角色与关系的变化。

 

广告存在有必要吗?

 

有,就像不能没有理发馆

 

广告行业到底还有没有必要存在?丁俊杰认为:“这是个伪问题,在家里做饭做得好的人有的是,那为什么还需要专业厨师?为什么还需要饭店?你自己有审美能力,那你买个推子能自己理发吗?我想说,只要理发馆有必要存在,广告人就没有必要担心消亡。广告人的专业职业就是判断与决策,发现与呈现。

 

那么,今天的广告还有效吗?2.0版本的广告分析法应当实时“咀嚼”大数据,解释广告接触点之间的互动状况。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曾说过:“互联网企业一个优势就是大数据,大数据本身是一个客观存在,平台式的利用是其中的一种,想要让自己的平台有人气,必须导演一组动人的故事,必须营造一种创意氛围,必须提供一个聚众的价值观,让人迷迷糊糊如醉如痴地成为铁杆粉丝。

 

丁俊杰称,2014年,媒体的四个潮流是国家战略中的媒体融合。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广告产业新趋势,人人皆是广告媒体,广告人正在向行业上游迁徙。传统广告策划人的工作是将企业和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活者的价值做广告,新时期是将技术的价值转化为生活者的价值开发产品、开创产业、创造市场。

 

2015年,广告的“中国梦”就是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